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鸿: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2021-10-17 07:57:43)
标签:

海河之滨

皇城根

故乡

情感

文化

分类: 我的书评
汪鸿: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前言:笔友汪鸿先生为我的书《水流心犹在》写的书评已四月有余,今日才得转载非常抱歉,还望先生海涵。汪鸿先生的博客清新脱俗,文笔朴素亲切,虽为官但不失浪漫,窗外下雨,随手发一首小诗,每天清晨写一句晨光碎语编辑成集,很有深意。他的摄影接地气,不落俗套,清晨田地里老农的聊天,黄昏工地上的脚手架,他随拍下来都别有韵味,他的书法也很见功力,可见其深厚的文化修养。感谢汪鸿先生百忙中为我书写评,借用他晨光碎语中的一句话,结束我的简介:时光是一条朴素的河,而我们,是河流中再寻常不过的风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时光的河流总会一路向前,站在河流的岸边,我们看到旧时光渐去渐远!”                  


  博名:山村耕夫 本名:汪 鸿  满族,1952年4月生人,别署:素心斎主。干过农活,拨过算珠,当过笔奴,为过轻官。2012年从正县级岗位离岗休养,2012年5月退休。现为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偶有诗文见诸报刊。

 

     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有幸读到子蕴老师寄赠的力作《水流心犹在——海河之滨到皇城根》,这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的享受,一来是我十分喜欢子蕴老师的文字,二来是我也该算是一个书虫,有书读,有好书读是我一直的渴望。在新浪博客里读子蕴老师的篇篇精品,网购她的《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就仿佛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走进了温馨的港湾,于是就产生了非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不可的强烈愿望。

 

  《水流心犹在》22篇散文,用生活这根彩线穿起了岁月、老城、往事、亲人。从这些精美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子蕴,一个勇敢挑战命运的子蕴。虽然有奔波,有抗争,有付出,但子蕴老师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是美丽的心灵伴随着,她的生活充满阳光。子蕴老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写匠,一个独具匠心的写匠,从兵团写到部委,从北大荒写到燕山脚下海河之滨,从青年写到桑榆,她用生花的妙笔展现时代,记录人生,透视社会,影响读者。她的笔很有神气,特别是“我的官称自然是二姑娘了”“美死你,都成你的了”“我还小,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再后来我长大了,不再痴迷小人书,因为我的学识足可以磕磕巴巴的读大人书了”“一哭,他们就没章程了”“那就更少不了我这个既没有上幼稚园,也还没上学的小混混了”“我和弟弟就成了散养的孩子”这些语言的运用,起到了活力四射的效果。我也曾多次去过地坛,逛书市,拍银杏,感受《我与地坛》;我也曾几次去过皇城根带状公园,领略京城的博大深厚,也写过几篇关于地坛和皇城根的小文,但读了子蕴老师的《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才真正悟出了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亲历,什么是感悟,什么是高手。读了子蕴老师的《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就是亲切、生动、优雅、温馨。

 

    《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不但有文学价值,更有历史价值,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文如其人”,读书也是读人。从《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中,我读出了一个大写的子蕴。


汪鸿: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汪鸿: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汪鸿:我读《水流心犹在——从海河之滨到皇城根》

         山村耕夫http://blog.sina.com.cn/zx11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