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蕴
子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48
  • 关注人气:3,8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从武汉来

(2021-01-11 07:47:09)
标签:

风从原野上吹过

开花的山岗

作家

勤奋

著书立说

分类: 我的随笔

   风从武汉来


 2021年新年,我收到了武汉刘晓航教授寄来他的新书《风从原野上吹过》,这是一部日记体的人生记录,内含2018年到2020年作者的生活轨迹与时代思考,其中2020年元月18日到4月18日撞上“武汉feng城”,因此他的《feng城日记》也应时而生,收录在此文集中。


  刘晓航教授是著名知青活动家,也是文化史学者和纪实文学作家,他以独特的目力审视人生,以真情真话书写记忆,以真知灼见透析时光,日复一日平实而冷静的思考令读者读来备受教育与启发。


  晓航老师去年出版的日记体的自传《开花的荒岗》,我尚未读完,今年又再次收到他出版的续集《风从原野上吹过》,不能不让我惊讶和赞叹他的勤奋和多产。

   

 更令我意外和感动的是,晓航老师在新书《风从原野上吹过》中,还写到了我,我将全文附在本文之后。

 

 我常常想,晓航老师何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记日记,写文章,记录生活的真实,书写自己的感悟 ?何以能够身处陋室,心怀天下?每日读书看报伏案疾书,著书立说?除了他经历过的苦难,坎坷给了他丰厚的生活积淀和回报,应该源于他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我以为一个人的创作原动力来自于内心的情感和激情,而诱发创作激情的原因是他对生活和这一片热土的深沉的爱,我认识的刘晓航老师即是一位这样的人。

                       


          附:      从槐花和紫藤花幽香中款款走出来的画中人。

                                刘晓航


  风从武汉来


 上周,我非常荣幸地收到北京知青中的美女才女子蕴的新作《水流心犹在》。八年前,我无意中在新浪博客中认识了子蕴,立刻被她的容貌与才情,清丽的文字所吸引,知道她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北京的贝满女中,以后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三十二团上山下乡。因为她的才华,很快被抽调到32团报道组,这个报道组的成员都是知青中的才子才女,如闻一多的嫡孙闻黎明、“文ge”后担任《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的陆幸生等。

 

 前几年,她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先后在台湾和大陆出版,誉满京华。因此她的博客有100余万粉丝。近期她的新作《水流心犹在》在台湾出版,再次引起轰动。这本散文集从海河之滨的天津写到皇城根,以纯真的视角再现京津烟云。倾诉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怀念。她回望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在四合院度过的岁月,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北京庶民文化的真实况味。


 她家在北京期间曾经先后住在安定门内分司厅胡同、地安门内南月牙胡同、东四十条胡同和朝阳门内老君堂胡同,在完全不同的邻居,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特别是发生在1966年“恐怖的Hong八月”,hongwei兵活活打死东四十条胡同房东母女俩(母亲是前朝遗老)、另一对傅作义将军部下老夫妇被遣送乡下,子蕴正是这些悲惨事件的目击者。她写的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有点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类似,一个一直暗恋子蕴的邻居男青年生前写给她的一封信,这是青春时代的苦闷和缱绻之情,是那个不堪回首的动·乱·时代的令人哀婉的故事。

 

 子蕴的文学追求和我很相像,她像是苏联作家卡维林的小说《船长与大尉中》那个多愁善感的女人—卡佳。子蕴是我的老乡,她的祖籍是芜湖附近的水阳江,她的祖父早在民国初期到北京创办了“宣城会馆”。她外祖父的父亲是合肥李鸿章的大管家。她就是从那个深宅大院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大小姐,在槐花和紫藤花幽香中款款走出来的画中人。

                            

                                         2020年7月15日于武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