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田
敏,我的兵团战友,育英中学六六届高中生,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子,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专业就读。毕业后先后在团-中-央、中-组-部工作,澳门回归后,任澳门中联办秘书长兼人事部长,现已退休赋闲。田敏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因为同是皇城根下的同代人,我的书引起他许多回想与共鸣,现将他的书评发表在此,以示感谢!
流水潺潺的共鸣:我读《水流心犹在》
田敏
子蕴把她的新作《水流心犹在》送给我一本。细细拜读,爱不释手!这本书,细腻的勾勒出她童年在京城和天津生活的画卷,这画卷,像潺潺溪水,不停的在我的脑海里荡漾流淌,那么清澈、那么真切、叮咚作响、活灵活现,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这本书为什么如此牵动我的心绪?也许,我们同是北大荒的战友?经历了黑土地的磨砺,回过头来再品味童年的故乡风情,别有一番感触在心头?也许,我们同是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太一样的生息与共的四合院生活和充满人文幽情的胡同故事,铭刻在我们的心路历程之上,挥之不去?也许,是我们对祖国、对故乡、对母亲深切无比的爱的共鸣,敲打在心,无法忘怀?正是这种牵扯和眷恋,让我一时分不清不断展开的书卷中,是子蕴在叙述,还是自己在回味……
北京,这个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五十多年皇城史,承载了太多中华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从孩童时期开始,它就滋养、抚育着我们,它“一口京腔,二(两)句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背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富丽堂皇、宏大壮观的紫禁城,青砖灰瓦、庭院深深的四合院,风情独特、繁华热闹的“前门东单鼓楼前”,它的纵横交错、独具风格的胡同深处悠长的叫卖声和永聚不散的民俗炊烟,它孕育的老北京人那种自信、坦荡、大气、融洽、诙谐的京腔京韵,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灵魂。这一切,仿佛从子蕴流淌着的文字中,时时溢出,和我产生着共鸣。
子蕴给这本书起了个好的书名,水流心犹在。是啊,岁月在不断的流淌,我们童年在京城生活的场景和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唯温馨还在、母爱还在!这温馨,是对故乡的眷恋,对母亲的依恋,他会永驻于我们灵魂之上,铭刻于我们内心之中!
感谢子蕴帮助我们回到梦幻般的童年故乡!《水流心犹在》让我们思考,人生像奔流不息的河水,从童年一路流去,一去不复返,我们永驻于心的情怀像淘金者採到的金沙,无论河水如何湍急,它都会沉淀下来,在我们心中,它的份量太重!这就是思乡之心、恋母之情!
图片摄影:李庚翔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