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柠檬绿茶——品读子蕴新书《水流心猶在》
(2020-07-27 08:15:59)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柠檬绿茶——品读子蕴新书《水流心猶在》作者:冷明
我喜欢喝绿茶,尤其对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的龙井情有独钟。绿茶的好处人所共知,帮助人们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还具有不少的保健功效。小外孙喜欢喝柠檬水,新鲜的柠檬片浸在水里,那酸酸的味道,据说抗菌、提高免疫,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网传澳洲人喝加了柠檬的绿茶,可以有效抵抗新冠肺炎,将少许柠檬水缓缓倒进茶杯,混合着微酸的清香咂咂入口,中西合璧,妙不可言。
庚子鼠年保命是第一要务,接到子蕴的新书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子蕴的书《跨越WG的人生岁月》和《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让我们记忆犹新,残酷的运动,在东北生活的点点滴滴,探亲路上的艰辛,回京后一切重新开始,那一件件不可回首的往事,刻骨铭心,引起了多少知青朋友的共鸣。子蕴的新作写什么,如果还写童年、青年时代,写北大荒,她的文章能出彩吗?
文章开篇子蕴深耕祖上可追溯的历史,无论姥姥姥爷家,还是爷爷奶奶家,都曾是京城里的名门望族,她父亲多才多艺,琴棋书画,京剧二胡,无所不能。她母亲更是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心地善良。改朝换代,富贵人家的财产都如过眼烟云,可是基因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潜移默化,深深地植入一代一代人的血液里,我们奇怪才女子蕴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能量,一篇一篇优美的文字如江河奔流,层出不穷,除了个人的努力,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祖上留下的文化基因是任何人剥夺不了的。
子蕴的许多文章都写了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字里行间充满了怀念和遗憾。一个天生聪慧,貌似天仙的大家闺秀,结婚生子,随着时代变迁,家族的荣华富贵不见了,她要为养育自己的几个孩子一生操劳,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母亲独自一人在家忍辱负重,为了孩子受了多少罪,流过多少泪。子蕴心疼母亲思念母亲,让我们感同身受,想想看,我们的父母一代都遭遇过怎样的磨难。
胡同、里弄、四合院,子蕴念念不忘。“老君堂这个四合院的院中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最多,从1968年开始,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分别从这里走出去,离开父母离开北京
,哥哥姐姐大学毕业分配到外地工作,我和弟弟到北大荒上山下乡,父亲依然在外地工作,只母亲一人孤零零坚守在这个空落落的老宅子里,直到我们在外飘泊十年才陆续回到母亲身边,这里记录着我家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承载着全家人的骨肉亲情和不曾磨灭的梦想与希望,无论我们兄弟姐妹在边疆在外地多苦多累多孤单,一想到坚守在老君堂四合院的母亲正在翘首以待,我们就感到温暖和希望。”
子蕴的母亲不单单温柔善良,还是个不可多得的正义感分明的母亲。有一天夜晚,少女子蕴睡的正香,母亲忽然叫醒她,不容分说把她拉到外面,寂静的夜里从胡同这边走到那边。原来,后院的革命群众正在义愤填膺地高呼口号,嘴里骂骂咧咧污言秽语,母亲不想让女儿听见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宁肯半夜拉着女儿在街道上走来走去。耳濡目染,难怪子蕴在作品中坚守自己的良知和价值观。
子蕴的新书里第一次披露了少女时代的“初恋”。那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吗?不,是一出凄惨的悲剧,读来让人动容。少女情窦初开,一个经常来院里采摘桑叶的美少年引起了她的注意,后来他不再来了,从胡同里的一个朱漆大门里天天传来悦耳的口琴声,偶尔可见他骑着自行车,背着冰鞋,风风火火地飞奔而去。1966年的一天,少年家的小四合院里火光冲天,他家被抄,少年几乎被打死。上山下乡的大潮来了,68年夏,有个陌生的孩子找到子蕴的新家,慌慌张张塞给子蕴一封未属名的信,信中说你应该知道我是谁,无论如何来我家一趟,现在谁也逃不脱上山下乡,我邀请了几个同学,让我们一起到江苏我的老家去插队吧,那里山清水秀,有亲戚照顾。子蕴把这事对母亲说了,哥哥姐姐大学毕业都分到了异地,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弟弟去了东北兵团,母亲说你哪也不能去,我养活你!尽管如此,子蕴第二年还是抛下母亲,背井离乡,奔赴北大荒,一去就是十年。
子蕴回京后,在一次为书画家举办的活动中,一位中年书法家直呼子蕴的名字
,他说我就是当年给你送信的孩子,“知道吗,觉,就是你的邻居,那个吹口琴的男孩儿,他死了,病死了,他一直没结婚,身体不好,抑郁寡欢,最后客死他乡......”原来抄家那天,因为反抗,觉被一群红卫兵群殴,连踢带打,内脏受伤,从此经常胸痛吐血。他很有才,是某男中的66届高中生,喜文学擅书法爱音乐,他心中一直放着子蕴姑娘,但他们从来没有挑明过,没有拉过手,甚至没有确认过眼神。别人责怪他是个书呆子,为什么不跟姑娘表白,他说吹口琴时常常看到她的影子,相信她的心里有我......
好书如同好茶,开卷有益,品读子蕴新书《水流心猶在》一股清新扑面而来。子蕴的书是台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让许多喜欢子蕴作品的人空欢喜一场。同前书一样,国内出版社会不会邯郸学步,拿来在大陆重新包装发行?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