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蕴
子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48
  • 关注人气:3,8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苑掇英:美评集(三)

(2020-05-26 07:43:43)
标签:

美评

静美颐和园

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冰心

丰子恺

分类: 我的收藏

博苑掇英:美评集(三)


蕴:我一直以为,笔友们的评论是博苑一道美丽的风景,其精彩点评是对自己文章不可或缺的解读和升华。博友间的互动不仅幽默风趣也给博苑带来勃勃生机。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认真阅读点评,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对很多精辟精彩的点评不仅读了又读,还随时收藏,不定期发专辑。一来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二来这么好的美评不能自己独眯,一定要发出来与博友们共享。不说往年,单是今年,再发就是第三期了。虽然内容不同,但我的心意相同,遂决定以后索性不再另立标题,就按序号不定期发美评掇英专集,既成为惯例,也将成为子蕴博客特色内容之一。不夸张的说,有些笔友的精彩评论,完全可以独立成章了,叫我怎能不由衷感动感谢。在此我还要特别表达一下以金笔代评论的几位朋友(恕不提名)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搞了一辈子案头文字工作,实在是写腻了,金笔代言,一切尽在不言中。还要表达我对网名《图奥内拉的天鹅》先生的衷心感谢,他的博客已经被feng 了,但是只要他在国内,就一定会来看我文章,并篇篇送金笔,篇篇作注脚,我钦佩他惊人的记忆力,私下称他为“大百科全书先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般红紫斗芳菲,笔友们的精彩点评,才是子蕴博客的最大看点!


                                                                    华章

这是一篇疫情期间的散记,字里行间显现的是一种精神,即子蕴的牺牲的精神。“失去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这种精神,其实是她当知青时自告奋勇睡在门口为别人挡风的那种精神的延续。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一切都不成问题,才有了百天坦然抗疫的平静心态,这才是普通百姓在疫情期间的真实记录,没有阴暗心理。朋友之间的声声问候,那是人间的大爱,这种爱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来自博文《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很好的一篇游记。飞出樊笼心先放飞。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可以分为南北两个体系,或者说可以分为皇家园林与民间园林两种体系。此文将皇家园林最主要的特征讲透了,不愧为皇城根中人。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韦平

真是汪曾祺的风格。全部是大白话,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但在浅淡平易中却韵味无穷。极琐细的人和事,但极富人情味。毫无波澜的叙说中,养蜂人夫妇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实在是好文章。大家大手笔。只是可惜了,被耽误了的文人,出道太晚了,否则还会有多少文字传世?                                     来自博文《汪曾祺:槐花》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独树一帜,在当代文人中无人可比。尽管有人觉得他有些卖弄,但他使文化散文成一宗,却是功不可没。但其品格的缺失也是不可否认的。称其为无良才子并不过分。近日网上他私生活方面的风波也算佐证吧? 来自博文《余秋雨:安静之美》

 宅居读《闲居》,最适宜不过。只是丰子恺能把“闲”过出情趣,写出风采,则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丰子恺散文的恬淡,闲适,是他的心静如水使然。这样的人生态度,是生活在躁动、不安情势下的我们所难以企及的。读他的散文,能让我们静下心来,看他的漫画,能让我们童真复生,看他的译著《源氏物语》,能让我们体味日式的哀伤幽怨之美。丰子恺自觉地远离政治和社会,但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我们所欠缺的丰厚的人生和人性。                                                         来自博文《丰子恺:闲居》

 

                                                         傲雪凌寒 

姐姐这是在秀好人缘啊,这个秀可以有,有爱就该大声说出来。

身边有这么个优秀的努力的和睦的家人,子蕴姐的辛苦是值得的。就如您说的,不管世界如何变化,身边有这些惦记的好友,人生不会寂寞,心不会孤单。因为不管在哪里,这份心在,情谊在,温暖在。

姐姐身边围绕的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你看敏儿的那幅画栩栩如生,就是我们心中和眼中您阳光的样子。姐姐自带光芒,又有着这些品质朋友相互辉映,更加的增色添彩。好羡慕啊!啊!啊!                                               来自博文《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先夸姐姐好颜色。尤其喜欢姐这张头披丝巾,穿牛筯裤搭配白色鞋的这张,真好看。姐姐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于外于内的舒适。

我现在越来喜欢这种简洁之美,无一处的多余与累赘。在姐姐这里,通体的舒畅。

再夸姐的文字:这篇里,姐不象是老北京,那眼中的惊奇与倾慕,明明就是二十多年前(1993年)俺第一次出差去的时候小眼神。那时激动啊,如姐姐这般,每一亭台楼阁在眼中都是景,那些游人也都是頣和园里的景致。

如果说姐姐是在家圈久了,不如说一切美好都在姐姐眼中心中驻足,景,永远是新的。它让你永远拥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高洁的心。人,最可怕的是慢慢失去欣赏美的眼睛,拥有这双眼的人,永远年轻、灿烂。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听雪女子

终于又看到姐姐亲自写的美文了。还是喜欢看姐姐自己写的。先点一个大大的赞!为姐有出息、有担当、有情义的儿子、儿媳,他们有如此情怀,是得了父母的真传。

更大的赞,为姐姐以及姐姐的一众好友们!你们的自律、情谊,真的真的感动人!那一篇写朋友圈的美文,如在眼前,知道了姐姐的朋友们,都非等闲,正因为如此,你们才能彼此星星相惜、友情绵延不绝。这种情谊,也只有你们这一代经历了风吹雨打患难与共才能凝成,绝对稀世珍品的等级。

姐姐的文章,为什么读来亲切,让人放松?那是姐姐提前把文章的框架拆开了,用生活给予的给养做修辞,做成了好吃的家常便饭——谁都知道,好吃的家常饭,连大厨都怵头。这样的家常饭,人人爱吃,家家需要,真的不是人人能做,需要功力。没有几百万字的历练,出不来的。                           来自博文《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姐姐的粉紫衣衫,我非常喜欢,我也有多款这个颜色的衣服,什么大西装,长袖连衣裙、短袖连衣裙等。粉紫衫 牛仔裤——好喜欢这个装扮!我有牛仔裤情结,柜子里各式的仔裤有一溜。喜欢它的百搭。

颐和园的美有多个角度啦!但是,静之美,还没见过呢!因为它就没有安静的时候嘛!我是九十年代初去的,那个时候,颐和园子内,就人头攒动得人挨人。所以,这一个静字,真是把此时的园子最突出的特质,绣了出来。喜欢!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香山红叶

无论是雨中看荷叶,还是骄阳下看莲花,都能让人瞬间安静下来。冰心老人笔下的荷叶母亲,清新典雅,但正是这种童心和自然美,于无声处彰显了母爱的伟大。

子蕴大姐也是摄影家,绿荷红莲,风姿绰约,构图漂亮   来自博文《冰心:荷叶母亲》


 一棵老海棠树,老奶奶对树的张望,以及“我”的长大懂事,作为引线贯穿全文,没有一个煽情的文字,却有浓浓的情溢满开来。好文章的感染力,让人感动。

                                                                                       来自博文《一棵老海棠树》

 

                                                      历史求和

静美二字,一样的颐和园,特别时期的特别感觉!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弄得咱也是屏气凝神的了。这才是真正游园的感觉。还是Yi情改变或复原的本该有的感觉~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大眼阿奇的世界

人稀景静,姐妹伴行,热咖细语,婀娜倩影!如此才配得上这份厚重高雅之地,掩声漫游,赏不尽皇家花园的景致!子蘊姐姐好气质!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自从上次看子蕴姐姐介绍汪曾淇,便重又读起了《慢煮生活》,那花、那草、那人还有南北食味儿都那么鲜活地行走在文字中,接地气又不失幽默,经常读到哑然失笑!阿奇便是坐在阳台的藤吊篮中看了,不时地傻笑着......            来自博文《汪曾祺:槐花》

 

                                                           竹园清韵

宅家的日子照样精彩!子蕴姐牺牲我一人,幸福一大家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子蕴姐的文字大气中不失婉约,真正的作家风范!欣赏,谢谢子蕴姐分享!

                                                                             来自博文《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锦瑟黎燕

尽管一些人对余秋雨有这样那样的非议,我,还是喜欢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情怀与文字,文脉丰厚,有根,有质感,让人回味无穷!         来自博文《余秋雨:安静之美》


跟着子蕴的文字与“我们仨”的摄影作品,我也美游了一次皇家园林颐和园。喜欢子蕴的文脉丰厚,喜欢“我们仨”的风采卓然,哈哈,美丽风景与美丽才女相得益彰,彰显了非同寻常的精神盛宴!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峨眉日出山水间

疫情考验了人的良知。中国人还是懂大义,明是非的。大姐一家都竭尽一切努力应对疫情并获得朋友爱戴,都在情理之中!祝福大姐!       来自博文《人生有涯情意无价》

                                             

                                                    龙亭湖

  冰心老人的文章温润亲切,《寄小读者》等均已成经典,给人印象深刻。子蕴老师把名家名篇请进博客,使读者再次感受经典的魅力,也算功德一件。 来自博文《荷叶母亲》

 


                                                        静观道人wf

                       我把以前写的几首莲花诗发给子蕴,权作助兴之言吧!

(一)一池香风一池荷,莲花出浴吻清波。

蜻蜓戏水穿花径,血色残阳染山河。 

(二)节近大暑正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诵荷觅得诗千句,黄卷一页颂古贤。 

(三)亭亭玉立芙蕖花,圆圆翠盖藏鸣蛙。

荷塘月色映碧水,风拨柳枝歌晚霞。 

(四)浅吟莲花小桥边,闻香邀月赛神仙。

清妍入赋消酷暑,幽怀芳音话豫闲。

(五)荷心清炒品清苦,游子对镜多乡愁。

                                         处变不惊喜栽竹,暮年梦里忆春秋。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赵工读史

子藴的《静美颐和园》,是一篇写得不错的游记!颐和园是闻名全国的景点,有关颐和园的游记一定不在少数。但子藴把游颐和园写得贴切,写得生动,写得发人深思,故文章吸引了很多读者!首先,文章《静美颐和园》这个题目就很贴切,以往的颐和园都是游人如鲫,比肩继踵,怎会有静美之感?文章一开始两自然段就进行了点题。而点题不是来个开场白,而是叙述了子藴和她两个姐妹游园出行的情况和到了颐和园后得到的观感再点题的。原来是因为新冠疫情引起,颐和园封园后重开,才会出现这种静美的感觉,这就使文章回旋起伏,语言丰富起来,一阅读就不感到单调枯燥。接下来的段落是颐和园的介绍和游颐和园的经过。主要内容是对颐和园的总体介绍和游谐趣园、石舫、长廊3个景点的经过。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采用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由于文章有对颐和园“面”的概述,又有对颐和园“点”的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就随着子藴她们的脚步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历历在目,沉浸其中。最后2个自然段是写子藴她们在颐和园长廊吃自备午餐的感受,这既是游园的结束,也是文章的结尾,更是对文章开头两段的回应。结尾除了使文章生动完整外,也发人深思遐想!

                                                                                 来自博文《静美颐和园》

博苑掇英:美评集(三)

                                                                   摄影:我的儿子  小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