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俄罗斯旅游圣彼得堡莫斯科评论 |
分类: 图片集 |
子蕴:韦平先生是我网上笔友,是我非常钦佩并视为老师的大学教授。印象中,韦平应该是一九七七年考入大学的那批知青中的精英之一,并且是专攻令我羡慕嫉妒的外国文学专业。韦平的博客以戏剧评论,电影评论以及书画评论见长,涉猎面广,内涵丰富深刻,且因为配图非常精彩贴切,使文章的可读性很强,是网上难得的大咖级博客。韦平不常更新博客文章,亦不常和博友们交流走动,我感觉是那种清高低调我行我素的博主。韦平先生大偶尔会为我的文章写评论,我想这大约是因为我们都是皇城根下土生土长的一代人,又都当过知青,对生活对时·局·有着共同的见解与感悟,所以他的评论每每令我意外和感动。不仅仅因为文笔的流畅美,情感的含而不露而打动人心,且高屋建瓴,透彻中肯,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和指导。此次我的旅俄系列文章《踏上那一片神圣的土地》,得到了韦平先生的点评鼓励,特发此专刊致谢!
子蕴的文字回忆了俄罗斯文化对她全方位的影响,这些文字引起了很多同龄人的情感共鸣,因为这些回忆不仅是子蕴个人的,更是一代人共有的回忆,尽管岁月已逝,但俄罗斯情结却难以消弭。俄罗斯文化早已成为一代人永不褪色的精神滋养,尽管曾被隔绝,但心底的沟通和依恋却始终没有止息。而那些照片更唤起无数人心底对往日的追忆,那些景色都分外亲切,无一处不浸透着俄罗斯文化独有的魅力。只是俄罗斯文化独特的凝重和忧伤却难于被我们的下一代所接受,而彼得大帝之后的扩张和我们所熟知的过往,更难于被他们所肯定。俄罗斯情结已经成为一代人独有的梦呓和想象而一去不返。
用女皇概括圣彼得堡的高贵和神圣再准确不过了。俄罗斯谚语说“没有到圣彼得堡,等于没有到过俄罗斯;没有到涅瓦大街,等于没有到过圣彼得堡。”足以见得圣彼得堡的地位。子蕴用简括的文字和生动的图像展示了冬宫的恢弘和夏宫的优雅与浪漫,仿佛让我重新置身在这些华美建筑中而流连忘返。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陌生而亲切,因为我们曾无数次地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与这里的一切交汇,它们都已深刻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涅瓦河,滋润了圣彼得堡,也润泽着那条美丽的涅瓦大街。它见证了这个城市的辉煌,承载着一代文化艺术的厚重和俄罗斯人的勇敢与苦难。漫步在涅瓦大街,驻足在一个个古旧的街灯下,就会想起果戈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那些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街心的那个小咖啡馆就是普希金决斗赴死的最后一站,暗黄色的墙壁像褪了色的血让人心伤。涅瓦河流经的彼得保罗要塞曾囚禁过十二月党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知识精英,站在厚重的囚墙内让人感慨万端。要塞里彼得大帝的极具现代色彩的雕像让每位国人能体会到俄罗斯文化政策的开放和宽容。圣彼得堡,蕴含了太厚重的内容,让一代国人心向往之。
驻足在阿芙乐尔号下,让一代国人思潮起伏。真相和谎言,历史和现实,我们和他们,这一切都成为一代人拂不去迷茫和苦痛。俄罗斯,成为一代人的梦——美·梦和噩·梦,一副永远也解脱不了的重轭。俄罗斯,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随着一代人的远去,我们的后辈会和它渐行渐远。只是我们做不到。正像泰戈尔所说:“我恨它,可又热爱地将它抱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