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小说《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双城记》,《远大前程》,《艰难时世》······,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毫不夸张的说,狄更斯的小说和电影,伴随着我们的青少年时代,陪伴我们长大。今天,我们来到狄更斯故居,近距离与这位文学大师接触,走近他,了解他,以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用这种方式感恩他曾经给我的学生时代带来的巨大快乐和享受。
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父亲是海军职员。早年狄更斯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私立学校受过教育,后因父母生活奢嗜无度,父亲因破产,负债累累而入狱,年仅12岁的狄更斯甚至随父在监狱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狄更斯被送到伦敦一家鞋厂当学徒,每天10小时的工作强度,使狄更斯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我想这是狄更斯何以能一生关注同情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并且能写出《雾都孤儿》这样的不朽作品的根本原因。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劳动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因脑溢血与世长辞,年仅58岁。他的遗体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狄更斯以写实手法揭露上层社会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同情和激愤地展示下层社会妇女儿童及老人的悲惨处境,和他们各种形式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美好的人生。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他的作品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用1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散文作品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和梦想。他的文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荒凉山庄》里的戴德洛克;《远大前程》中的皮普;《双城记》中的德法奇夫人;《雾都孤儿》中的费京;《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都和他的作品一样,永远流传于世。
更打动人心的,当然还是他作品中洋溢的浪漫主义气息,那种乡村风情,那种朦胧爱情,那种感人亲情,那种充斥在字里行间的人性美,那种鲜明的爱与憎,最终形成了他独具魅力极具感染力的独特风格。
喜欢狄更斯,感恩狄更斯,也感恩这次美好的英国文学之旅,让我圆梦英国,圆梦伦敦 CLERKWEII 区
DOUGHTY 街 狄更斯故居。








以上为狄更斯故居的展品,他的客厅,琴房,餐厅,花园以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文学之旅的成员又来到大英博物馆与曙丽(前二)会合


小建和她的先生,举案齐眉的世伟,曾经的宣传股战友

在大英博物馆与荒友姐妹相逢,曙丽乐的合不拢嘴






以上是大英博物馆的珍贵展品


拍张照片留下这珍贵的一刻吧

图片来自英国之旅成员手机拍摄
特此鸣谢小建世伟夫妇,小叶等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