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

老蔡前几天再一次踏入西双版纳,这片“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见证了这里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
一路上老蔡领略了西双版纳的特色建筑
随处可见的以大象、孔雀为形象的雕塑艺术品
不愧被称为东南亚的精灵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
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于
每年4月中旬举行,更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
国境线长966公里。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
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
16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傣族热爱竹子
当地极具傣族特色的竹楼是体验版纳风情的住宿选择之一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材料建造的房子。这种古代干栏式建筑
外形像一只跃跃开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鸡独立”的舞姿站立于
翠竹绿林之中,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在蓝天绿地之间
无需隔窗观景,其楼自成一景
不仅仅是房屋,还延伸出了很多用竹子制成的工艺品
生活用品更是用各式自编的竹器
大至床、桌、柜、席小至斗笠、篮、篓,篱、墙、门、鼓凳等
无一不为竹编,还有老蔡特地带回来收藏的
用竹子包装的西双版纳特产---普洱茶
老蔡还特地参观了刚刚建成不久的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位于景洪市澜沧江东岸
依山临江、环境优美的南联山半山坡
大量的馆藏民族文物,包括西双版纳16个世居民族的古籍文献
土司(头人)文物、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宗教用品
民族艺术品、碑刻、建筑文物、古陶文物、革命历史文物等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打开了一道走进西双版纳的历史之门
敞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认识西双版纳的文化之窗
为世界奉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民族文化盛宴
沿着自下而上的参观路线,进入每一个陈列厅、展示厅,
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西双版纳
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到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
再从澜沧江下游旖旎的西双版纳沿江而下到湄公河流域
神奇的东南亚各国,丰富多彩的展览内容令人感慨万千、流连忘返
这里的手工艺品、竹编工艺品、民族织锦
都蕴涵了浓浓的名族风情
民族织锦通常分为傣族通巴与花包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线、棉线为原料织制
或织花卉鸟兽、或织几何图形,包底部缀有彩穗
色泽鲜艳美观,做工精细,包形小巧
民族特点鲜明,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
美观、素雅简洁的傣族女装
绣有各色图案、镶有银饰品的哈尼族、基诺族男装
古朴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装,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衣着
传统银饰品,主要有钗、耳环、项圈、手镯、臂环、
胸饰、脚镯、戒指、腰带等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中
可以欣赏到各种手工银饰品
这里的自然生态原始清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这里的社会简单淳朴、男耕女织、邻里和睦
这里的人顺应自然、率真素朴、怡然自乐
一句话,在西双版纳这个适然家园里
有欢笑声、牧歌声、鸡犬声
神秘、野性是最美的生命基因
西双版纳,一个人类共有的生态家园
一个令人向往的绿色方舟;一个探寻民族文化的秘镜之地
一个面向东南亚的开放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