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科博馆 生命演化史步道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创意中的创意 |
台中科博馆 生命演化史步道
我曾经建议开发商在项目中采用这种生命演化史步道的形式
作为景观大道,增加景观亮点与人群聚集性,
这不仅是一条知识之路,更可以花最少的钱得到
最大的景观、文化、美学、知识、创新等多方面的收获
这条生命演化史步道位于台中科博馆附近
也就是是经国园道及健行园道的交叉点,
其中从台中港路到博馆路的这一段设计成「生命演化史步道」
在地球46亿年的悠远岁月中,目前可以找到最早的的生命是约35亿年前的蓝绿藻,
之后的时光中,生命不断的出现、消失,生生死死之间,构筑了地球自身的生命长卷,
「生命演化史步道」便是将这幅长卷以石材拼画的方式重现。
在地球46亿年的悠长岁月中,有迹可寻的生物大约始自35亿年前的蓝绿藻。
6亿年前的显生元寒武纪开始,各类生物接续步入生命演化的舞台,
争奇斗艳,各显神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古生代的三叶虫、
中生代的恐龙王朝与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大肆发展。
漫步在这条演化史步道上,每跨出三块地砖的一个步幅,
您将经历180万年的地球演化史。
在生命演化史步道
不同时期的生物与恐龙图案在地面「穿梭」。
从台中港路走进来,首先看到的是「智人」,也就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在来是「直立人」,他们是现代人类的祖先,出现在距今大约200万年前。
再往前走,大猫熊、袋鼠等现在还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也出现了,
别忘了看看旁边的水道,第一个出现的是与人类共享海洋的海豚。
再往博物馆的方向前进,其实是回溯地球的演化史,
许多只能从化石认识的生命逐一出现。恐象、始乳齿象等
见证了「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兴盛,
再往前的三角龙、暴龙等恐龙提醒我们「恐龙时代」的到来。
水域里则由蛇颈龙、大眼鱼龙等水栖爬虫类称霸
「中生代」之前是「古生代」,陆地上的大型动物数量明显减少,
植物成为地表上显著的存在。
巨大的蕨类森林
距今约四亿至三亿年前,许多今天已经看不到的巨大蕨类森林
几乎占据了整个地球的陆地;眼前这株直径一公尺以上,高达三十公尺的鳞木
枝干上如鱼鳞般的叶痕历历可见,在这类森林中飞翔的原始蜻蜓
翅幅达六十五公分
从化石的蛛丝马迹,古生物学家谱出了高潮迭起的生命史乐章。
在这里除了太古代的蓝绿藻和单细胞原生动物经放大之外,
各地质年代的主要生物都用真实的大小、刻划出来,
让大家体会生命演化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