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筑空间创造房产 |
分类: 建筑鉴赏 |
大都会歌剧院小档案
面积:5.8公顷=18000坪
内容:2009席大剧院、800席中剧院、200席实验剧场
艺术工作坊、艺展空间、精品艺术商场、屋顶花园
目标: 1、以“优质文化生活首都”为基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兴建预算35.695亿元新台币,预计2009年完工
荣获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2003日本建筑学院奖,2005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金奖
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伊东丰雄国际大师亲创力作
“声音的涵洞”台中大都会歌剧院
以“优质文化生活首都”为基准
让我们看见大师精工大气,内敛却又大胆
每个空间内与外虚实流线相合
有种令人动容的不妥协,逆潮流的不朽姿态
伊东丰雄亲执大作共3009席的国际级大剧院
台中绝无仅有、更是台湾30年来唯一世界级之最
“最时尚建筑地标、最大师心血巨擎、最国际专业剧院”
创造 “音乐、艺术、旅游、建筑、交流”五合一国际形象
透过“声音的涵洞”窥见现代建筑之美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柔软、谜样的生物活动状态!」
在伊东丰雄的建筑世界里
建筑物仿佛成为自然界进化的一环
透过人类意识的注入、发展出人造物的一套生命演进
在进化的过程中,伊东以设计算法作为动力
让建筑物跳脱单纯线性结构,演释出精彩的变形记
从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的设计
我们见识到伊东以声音涵洞的意念,所筑构出的生命流动力
随着光线、声音与空气的穿透、随着人类的穿梭、移动
一股流动的活力就从建筑物本身开始延展开来
21世纪的建筑,是蕴藏生命体的容器
伊东所阐释的现代建筑,不再作为独立的钢筋水泥形体
而是与大自然环境与生物体密切连结的个体
一向擅长运用玻璃塑造建筑物内外连结的伊东
在大都会歌剧院的设计上,更进一步地运用玻璃、铝板的特性
结合自然光与数字电子的科技光芒,展现出视觉的穿透与震撼
我们从伊东的作品中,见到了具体的阐释
大都会歌剧院的造型,让人联想到海洋生物的柔软身段及干奶酪外表的趣味视觉
在伊东创意导引下,这座建筑物即将作为国际表演艺术舞台的场所
从里外都展现出震撼感官的美学风范,惊艳大师伊东丰雄的建筑艺术灵感体现
伊东丰雄的声音的涵洞V.S.Samsung Anycall的影像隧道
以「声音的涵洞」形容自己的设计
伊东丰雄同时坚信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不仅是一种新型态的地标
更是一个会呼吸的组织;结合了「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
成为一个新时代24小时的「内」与「外」的网络
更影响了未来每一个人与世界的24小时的连通
让人体验、并乐于主动挖掘城市中一切的美好
伴随着建筑设计的进化,伊东丰雄揭露了另一个建筑工程的奥妙
在曲面外型及室内无梁柱的结构下
伊东及他的团队也针对工学及工法提出突破性的作法
在2006年10月,也就是伊东获得大都会歌剧院竞图首奖的次年
伊东特别于日本举办了「建筑·新真实特展」
将大都会歌剧院的设计及革命性工法的研发成果公告国际
对于这座即将出现于台中市七期重划区的建筑物
国际赋予它成就世界九大地标之一的高度期待
从大都会歌剧院回溯世纪建筑的演进,我们看到建筑物因为有了设计者不断提出的创意
让它发展成艺术美学重要的一环,也让人类与建筑物之间形成更强烈的依附性
建筑,化身城市美学最令人惊喜的表现,设计的创意,是专业养成加上灵感的刺激
对于伊东而言,游历世界各地的城市,就是他截取灵感的方式
而他的灵感,透过建筑物的转化,得以激荡出更精彩的创意
有形的建筑物,是人们记忆一个城市的最佳依据之一
透过建筑物,我们也可以解构城市美学及文化的发展脉络
雪梨歌剧院,以雪白扇贝形的屋顶设计,让大家在脑海里形成强烈的城市印象
罗伯斯(Richard Rogers)以高科技风格设计的巴黎庞毕度中心
颠覆了周遭环境古典浪漫的既定形象,却也成就了一幅独特的城市景象
我们相信,在大都会歌剧院落成后,透过它与周遭城市地景的结合
也能让台中市的城市面貌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
除了城市印象的加强,大都会歌剧院的出现
更进一步地突显出台中市在浓厚艺文气息下,所成就的城市美学
设计,成就建筑物与人类的共生机制
现代建筑主义大师阿尔瓦阿图曾说过「建筑师的任务是赋予结构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