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

(2024-09-21 21:26:38)
标签:

故宫

千秋佳人

人物画

廷壁生辉

挂屏展

分类: 按“邮”索骥
  2024年8月30日,故宫博物院在经历了半年的沉寂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大展,以仕女画为主题的“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在故宫文华殿展厅开幕。此次举办的“千秋佳人”展,是继前三期“庙堂仪范”“林下风雅”“众生百态”之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的第四期展览,也是最后一期完结篇。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故宫文华殿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通过83件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不仅可以欣赏各时代画家笔下女性的绝代风姿,更能从流传千古、情系家国的动人故事中,体悟古代女性的精神力量,以及日常生活情趣。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海报
  中国古代描绘女性人物的绘画,在广义上被统称为仕女画,是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的经典画科。从六朝的秀骨清像,盛唐的秾丽丰肥,以至宋元的端严秀丽和明清的纤细娇柔,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塑造了众多佳人形象,更反映出各时代随政治、习俗、风尚更迭,女性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的变迁。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七夕乞巧》动画视频展示
  本次展览主题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开,在形式设计上,设计团队也力求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展览空间。在色彩搭配上,大胆地选用了粉色和蓝色的撞色来表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多姿多彩。在展示手法上,除了文物陈列和传统图文展板,还引用了多媒体展示和光影创意装置。《七夕乞巧》动画视频以古代女性为主人公,展现古代女性节日生活片段。观众跨过月亮门就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古代仕女的生活场景。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十二折屏的诗画屏风光影装置
  诗画屏风光影装置极具诗意和创造性地将展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呈现给了观众。通过诗句、画面和人物剪影,共同构造出引人遐想、余味悠长的意境,引领观众领略画中女性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晋 顾恺之(传) 列女图卷
  这期展览之中,罕见的出现了同一系列展览重复展品的情况,《女史箴图》《列女图》《女孝经图》等在之前“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亮相过的展品又再次粉墨登场。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文华殿前殿展厅
  第一单元“文本佳话”选取以历史、传说、文学和民俗文本为题材的绘画,以展示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从先秦始,文学作品中便不乏对女子优美形象、高尚德行的描述,它们成为了早期女性人物绘画的依据。依托文本创作仕女画,也形成一种传统。记录于史册列传的宫嫔、女史,吟咏于诗词歌赋间的仙子、红颜,流传在传奇、小说、戏曲中的侠女、闺秀,都成为仕女画的表现对象。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明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图轴
  《楚辞·九歌》之《湘君》《湘夫人》篇,描绘湘水之神湘君与湘夫人互相爱慕思念的情感。秦汉以来与舜、娥皇、女英的传说相混,并将湘君、湘夫人视为娥皇、女英,本图遵此说而绘。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元 佚名 九歌图卷(局部)
  《楚辞·九歌》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所作。图中依次绘出《九歌》所塑造的形象:东皇太一、大司命、示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晋 顾恺之(传)列女图卷(局部)
  《列女图》旧传东晋顾恺之作,此卷为宋人摹本。西汉成帝时期,刘向取典籍所载历代著名女性事迹,编纂为《列女传》一书。此卷绘该书所载“仁智卷”部分,其中的舆服器物保留了汉代形制,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宋 佚名 洛神赋图卷(局部)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植所写名篇,描写了曹植离开魏都洛阳后,在洛水之滨邂逅洛水之神宓妃,并与之思慕爱恋的故事。展出的宋人《洛神赋图》卷绘赋文首段曹植初遇洛神情景。此卷无款,笔墨、造型属南宋院体风格,舆服也参照宋代形制绘成,如随从中的行具、茶床等物,画面空间比例合度,人物线描以中锋为主,简约劲健。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晋 顾恺之(传)女史箴图卷(局部)
  西晋张华作《女史箴》,列举了历史上宫廷女子的典范,借以表达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担忧。东晋顾恺之将文中故事以图画形式加以描绘,使之通俗易懂。此卷为宋人白描摹本,笔法流利舒展,线条细劲连绵,人物形象高雅古朴。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宋 佚名 女孝经图卷(局部)
  唐代侯莫陈邈(侯莫陈为复姓)之妻郑氏著《女孝经》十八章,此卷以图解的形式表现了前九章的内容,并且每段图后均有墨题原文内容与之对应。图中人物衣纹为“铁线描”,刻画细致,设色古雅。此卷无款,笔墨、造型属南宋院体风格。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元 周朗 杜秋图卷(局部)
  唐杜牧的《杜秋娘诗》讲述了杜秋坎坷的一生。她曾为李锜侍妾,后被纳入宫中,受宠于唐宪宗,继为穆宗子傅姆,晚年赐归故里。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杜秋娘诗》(局部)
  卷中《杜秋娘诗》为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书法家康里巎巎(音挠)所书。康里巎巎,字子山,号正斋,康里部人(康晨为当时西北游牧民族部落)。自幼受汉文化熏陶,博能群书,工书法,楷、行、草三体俱佳。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 改琦 元机诗意图轴
  典出《太平广记》。鱼玄机为长安咸宜观女道士,因有才思、擅作诗,多与文士酬唱往来。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改其名为鱼元机。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文华殿后殿展厅
  第二单元“生活情态”选取表现女性日常生活及劳动的作品,分为宫廷岁时、桑织、婴戏、奏乐及休憩五部分,借以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宫廷女子生活娱乐仰赖四季变换,春时郊游赏花、夏可倦绣采莲、秋能乞巧拜月、冬则围炉观雪;娱乐嬉戏之外,古代女性在社会生产中还承担着纺织、育儿的社会分工,耕织、宫蚕、婴戏便是表现女子辛勤劳动、慈爱育子的绘画题材。此外,将女子形象与琴、箫等乐器,芭蕉、梧桐等植物相结合,则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夫对于女性美的优雅追求。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
  《挥扇仕女图》卷,设色绢本,传为唐代周昉手迹。《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绘晚唐时期宫廷妇女生活的经典佳作。作品以横向排列的构图方式,刻画了13位妃嫔宫女,或执扇慵坐,或解囊抽琴,或对镜理妆,或绣案做工,或挥扇闲憩。图中椅、案、铜镜、地毯、纨扇等日居用品刻画写实,为研究晚唐时期的室内陈设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形象资料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
  《挥扇仕女图》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是我国第二批禁止出境文物。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
  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第一段为“执扇慵坐”,共四人:一位戴玉莲冠的妃子手执团扇慵懒的坐在靠背椅里,半依半躺的样子,她的右边有一个身着紫袍束带的女官,双手执扇,另外,左侧有两位侍女手里捧着梳洗用具正侍候在贵妇的身边。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
  第二段为“解囊抽琴”,共两人:一个较高的妇人抱着一张琴,另一个女子正在协同她解囊抽琴。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
  第三段为“对镜理妆”,共两人:一身着红色官服的人持镜而立,镜前有一位穿着非常华丽的妇人正对镜梳妆。图中人物衣纹线条为“琴弦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
  第四段为“绣案做工”,共三人:其中一妇女手持团扇,倚躺在绣床边,仿若有些倦态,其余两女则隔绣床对绣。画家周昉出身于豪门显宦,因此,他对于贵族阶层绮靡奢华的生活非常熟悉。其仕女画不以烈女、贤妇、仙女等为表现对象,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贵族妇女的行乐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唐 周昉(传)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
  第五段为“挥扇闲憩”,共两人:一位化了妆的妇人背坐着,手挥小纨扇,引颈远眺,另一妇人倚靠在树边,锁着一双愁眉伫立而凝视,茫然出神。周昉的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南宋 陈清波 瑶台步月图页
  画中的贵族女子于夏夜登露台赏月,承盘上的供品应为一组人物玩偶摩睺罗,是七夕节妇女用于求子之祥物,也是民间流行的玩物。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轴
  《新五代史》记载,五代前蜀末帝王衍生活奢靡,令后宫皆戴金莲花冠,着道士服;曾率众出游,宫人衣服皆画云霞,望之若仙,便自作《甘州曲》以记述。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
  图册描绘了仕女探梅、秋千、弈棋、观花、梳妆、采莲、乞巧、赏月、观菊、刺绣、博古、踏雪等十二个月的生活,生机盎然。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 闵贞 采桑图轴
  采桑,为饲蚕的一道工序。图中描绘女子采摘桑叶的劳作情景。仕女画发展至清代表现范围日益扩大,已从晋代的贤妇、贵妇、仙女等扩展到了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样处境的女子。但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当属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或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美女”。以写实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在清代尚属少见,该幅是其中难得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 陈卓 榴花婴戏图轴
  以婴戏为题材的绘画,至唐代已趋成熟,因其祈福求子的意义而广受世人喜爱。画中榴花果实为石榴,有多子之意;蜀葵可治愈妇人疾病;青梅象征男女情爱,所以此图带有求子、多福等吉祥寓意。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 佚名 中秋佳瑞图卷
  农历八月十五为八月节,京师人家陈瓜果于庭,并祀以鸡冠花,共奉兔儿爷。图描绘五中秋拜月场景,并兼具婴戏图性质。其中出现的瓜果如葡萄、石榴、西瓜等都具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此图无款,出自清代宫庭画师之手。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明 张路 吹箫女仙图轴
  图绘苍松之下,一位妙龄少女坐吹长箫。张路笔下的仙女往往朴实无华,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宛如乡间女子,正是人间女性的写照。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文华殿内
  从劝诫教化,到展现女性情态、悦人心目,再到市民文化兴盛后更趋通俗,仕女画的创作随时代发展而变迁,不变的是画中人真、善、美的风采与品质。观千秋佳人展,感受中国古代画卷中的女性魅力,与古代女子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清宫旧藏挂屏展
  神武门城楼展厅正在举办“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本次展览是清宫挂屏首次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为使广大观众更好地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展览以题材为线索,工艺为阶梯,选取有代表性的挂屏及相关书画文物,共六十余件。
  挂屏属于屏风中的一种,主要安设于室内墙面之上,起到装饰与点缀立面空间的作用。清代挂屏的制作手法与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曾广泛应用于宫廷的大小殿阁之内。故宫博物院现有清宫旧藏挂屏九百余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屏风,其在当时室内陈设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些挂屏精美华丽,细节丰富,凝聚了清代手工艺制作技术的精华。当年常悬壁上,虽经岁月浸染,却难掩光辉,今日乃得与大众同赏。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神武门城楼一楼展厅
  本次展览形式设计亦独具特色,整体设计风格素雅温润,通过空间营造和新型数字媒体技术,展现了挂屏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空间营造方面,展厅一楼、二楼分别以“国”“家”为设计主题。通过空间布局的打造,“镜面屏”“隔墙”等设计,分别营造出广袤无垠的壮丽河山与私密又充满文化气息的雅致空间。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黄花梨木边框粉彩瓷塑庐山图圆挂屏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将引领广大观众,由表及里,走进屏上的缤纷天地。“江山如画”单元,以现实中南巡路线上的景致开始,沿着峰峦起伏的曲线,渐渐步入心中的风景,直到与诗意的世界相接。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紫檀木边框缂金线加绣山庄果园图挂屏
  展品中既有“缂金线山庄果园图”这样少见的金线缂织画作品,也有意蕴雅致的“嵌银片梅杏图”挂屏。而将书画原作以不同工艺形式的挂屏加以再现,如“明皇试马图”、“鸡雏待饲图”等系列,则体现出居安思危、治国临民的思考。可以说,挂屏的功能虽以装饰为主,但并不止于装饰。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紫檀木嵌银丝边框银片挂屏
  此对挂屏为紫檀木混面嵌银比边框,屏心在紫檀木地子上用铜胎镀银片分别嵌出山桃图(左)、堤柳图(右)。紫檀色泽沉穆,银片光耀皎洁,做成之时色彩对比强烈。此次特以未修复的山桃图挂屏(左)与修复后的提柳图挂屏(右)供对比观赏。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紫檀木边框嵌牙西洋人物图挂屏
  “万方众生”单元,从帝王之尊,到力田之民。内则渔樵耕读,外则异域商贾,乃至奇境仙人,无不刻画生动,引人遐思。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紫檀木边框明皇试马图挂屏
  此组挂屏皆以唐代画马名家韩幹所绘《明皇试马图》为蓝本,构图相同,采用不同工艺手法复刻原画,如残缺印章等处细节,亦不爽毫厘。《明皇试马图》原作虽已佚,但今天仍能通过这些挂屏想见原作些许风采。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神武门城楼二楼展厅
  整个展览中多处运用“屏”的元素,“挂屏”“多媒体屏”“镜面屏”,屏屏相映。借廷壁“屏”上光辉,为观者明镜、照见古今,与君一道,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共鸣。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养心殿通景画空间
  另外,展柜内独特的双层展墙设计使观众可趋近观瞻的同时,还可透过门、窗看到第二层“里屋”空间,尝试还原挂屏在清宫室内的立体陈设场景。局部柜内还重点营造了挂屏特殊场景—养心殿通景画空间。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鸡雏待饲图”挂屏
  风景或许依旧,人间已非昨日,惟有心中的祈愿与追求从未改变。楼上展厅的两个单元,引领观众登临另一重境界。 “怡情悦目”单元,以花鸟寄情,重重组合,满载吉祥寓意,而现实则在鸟雀待哺的图像中,委婉曲折地透露出来。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御笔梅杏图
  “翰墨清赏”单元,聚焦于清代帝王在万几之暇的艺事活动,其中书画作品中的得意之作,才有机会制为挂屏,常悬殿中。翰墨寄情,虽曰几暇,却不能自逸。涉及军国要务,洋洋千言,以螺钿为字,作屏成双,垂鉴后世。
故宫博物院《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神武门上
  江山众生,胸怀天下;悦目清赏,修身养性。透过一件件工艺精湛、材质名贵、色彩艳丽的挂屏,窥见清宫装饰文化中崇尚华丽精致,寓意深藏的一隅。时光回溯,供你我悉心感受宫廷别有意蕴的审美趣味,体悟皇家的思想与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