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

(2024-07-27 10:05:50)
标签:

泉州

开元寺

西街

南外宗正司遗址

德济门遗址

分类: 旅游与集邮
  2024年2月9日,下午乘10号线前往草桥,换乘大兴机场线前往大兴机场,开启今年的春节之旅。这次的目的地延续去年仍选择了南方,主要是考虑到气候、节日氛围等因素。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兴机场
  15:22抵达大兴机场。第一次来此机场乘机,原计划早点抵达,好好逛逛这座高大尚的机场。但安检后离登机已没什么时间,只能直奔登机口。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兴机场
  一路上还是被旁边刷脸查航班的机器吸引,驻足尝试了一下,感觉科技感满满。抵达登机口,还未开始登机,于是在旁边的茶园转了转。之后上网查询得知,大兴机场的五个指廊尽头,分别建造了五个“空中花园”,分别是丝园、茶园、田园、瓷园和中国园,巧妙呼应古丝绸之路的茶、丝、瓷等中国元素。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树龄二百年的古榕树
  16:45乘CZ 8973前往福建泉州,飞行近三小时后,19:25抵达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乘公交抵达老城区,入住中旅霞客酒店后外出吃晚餐,大年三十的夜晚,街道上人烟稀少,仅有路边的百年古井和古榕树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久违的零点烟花
  饭后返回酒店休息,有一搭没一搭地观看着中央台春节晚会,计划着明天的行程。时近凌晨,窗外的烟花声从零星点点到震耳欲聋,有幸欣赏了一场久违的烟花秀。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培元中学
  2024年2月10日,一早步行前往开元寺,途经培元中学。培元中学,由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于1904年创办,最初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关怀和支持。孙中山先生在1920年亲自为学校捐款并题词“共进大同”,1980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也为学校题词“为国树人”,这使得培元中学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孙宋两位伟人题词的中学。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仁寿塔(西塔)
  9:10抵达开元寺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
  “仁寿塔”(俗称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北政和四年(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遗物。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雄宝殿外供奉的香客
  殿内减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构架,号称“百柱殿”。殿内斗拱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雕刻精美。可惜今天大殿未对外开放,可能是游人太多的原故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雄宝殿须弥座上的狮身人面像
  大雄宝殿月台前须弥座的束腰下面可以看到有73尊的印度教狮身人面像的浮雕,是宋元时期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留下来的建筑构件,非常精致,像这样的浮雕在全国的寺庙里是非常罕见的。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宋代二塔
  大雄宝殿前左右分立着两座石制宝箧印塔,叫做阿育王东西二塔。高约5米,公元1145年(南宋绍兴15年)由柳三娘捐建。塔底为石砌梯形基座,塔身分层雕刻,每层间错落有致,腰部每面浮雕有坐莲佛像四尊,上层四面系刻有佛教故事图案的浅龛。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古船陈列馆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设在开元寺内,主要陈列室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分13个水密隔舱,为我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可惜宋代海船船体保护修复项目目前正在施工,该馆闭馆中,未能得见宋代古船真容。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泉州开元寺镇国塔》邮票
  开元寺镇国塔(东塔)首次登上邮票是在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宣传中国古塔建筑艺术,于1994年12月15日发行《中国古塔》特种邮票。邮票全套四枚,图案分别为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和开封祐国寺塔。这套邮票4枚图案选取的四座古塔,均属典型的楼阁式塔,代表了中国古塔中历史最为悠久、体形最为高大、保存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是该组邮票的第二枚,该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挺秀耸拔。设计者采用竖式票幅,将古塔置于画面中心,耸天挺立;塔基周围凤尾鲜红,榕林丰茂,既表现出了镇国塔扶摇接碧天的雄浑气势,又点明了南国的地理植物特征,具有一种肃穆气氛,展现了泉州的古典建筑之美,印证了泉州悠久的宗教历史和“半城烟火半城仙”的“佛国”氛围。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镇国塔(东塔)
  东塔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与西塔不同的是,东塔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须弥座佛传故事雕刻(三兽渡河)
  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须弥座束腰部嵌有四十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分别以佛本生故事、佛本行故事、阿育王皈佛、佛教东传、比喻经故事等主题而展开描述。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西塔凤求凰雕刻
  西塔又称凤凰塔,因为这座塔的台阶的阶榻,雕刻有一对凤凰,塔座四方各有三级台阶,台阶两侧栏板上有对称石雕,题材为凤衔瑞草。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护塔侏儒
  东西塔须弥座转角位置上的侏儒,是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中常见的形象。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把扛负须弥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东西塔须弥座共16尊侏儒,采用的是深浮雕技法。其中有一个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作吹唿哨状,好像是个领头的,在指挥大家一起出力。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放心石
  仁寿塔(西塔)东面旁有这样一块石头,上面只刻着一个“心”字。奇特的是,“心”字中间的一点却落在下方,因此被称为“放心石”。寓意是“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弹指一瞬间,看尽繁花;繁华,只一眼,便是天涯;一念起,一念灭!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戒贪壁
  仁寿塔(西塔)旁边有一面漂亮的影壁,上面的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音同“贪”),是一种独角兽。据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说得就是“犭贪”这家伙。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大雄宝殿后檐廊十六角辉绿岩石柱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桑莲古迹
  在开元寺主轴线的西侧,拜完西塔,看完麒麟壁,还有一处胜景不容错过,那就是“桑莲古迹”,此处便是传说开莲花的千年古桑树。这棵桑树,历经沧桑,老干曾经被雷击伤,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但依然枝繁叶茂。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甘露戒坛内的妙音鸟
  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笅杯
  佛慈安养院内的庙堂,有敬拜者正在掷笅杯。笅(音角),笅字通筊,本义是竹索。也称圣杯、圣笅、圣卦、卦杯和法卦等,是用来与神明沟通求问解惑的沟通工具之一,主要集中在闽台、潮汕地区普遍使用。早期一般多用两个蚌壳或像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掷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后来不专用蚌壳,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蟳埔女簪花造型
  寺内随处可见的簪花体验拍照的游人,上网查询才得知,蟳埔村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生活在这里的女性被称为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年初,明星赵丽颖梳头簪花的视频走红网络,蟳埔非遗簪花火爆出圈。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弘一法师纪念馆
  泉州开元寺准提禅林建于康熙元年现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整体仿中轴线的建筑群而建,但规模较小,俗称“小开元”。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弘一大师慈影
  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有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老西街牛杂
  出开元寺南大门便是西街,这里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西街游客服务中心天台上
  在西街一边品尝古早味小吃,一边逛街,累了登上游客服务中心天台上小憩。西街上游人如织,沿街许多奶茶、咖啡店因顶楼平台的摄影视角而宾客盈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海上丝绸之路》邮票
  《海上丝绸之路》邮票于2016年9月1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全国首发。泉州东西塔与北京天坛、上海东方明珠“并立”于海上交通主题的第6枚邮票中,成为中国“海丝”联合申遗城市中唯一一个有本地元素入选该套邮票的城市。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邮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邮票是中国邮政为庆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于2017年5月14日发行的纪念邮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东西塔以城市剪影的形式登上邮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小茶楼网红天台观开元寺双塔
  开元寺双塔,经历了明万历年间的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然屹立不倒。宛如两位威武的护法金刚,镇守宝刹,述说着岁月的流转,展示着历史的沉淀,可谓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灵塔。这两座石塔为泉州的标志,见证了古城的繁荣与辉煌,凝聚着厚重的佛韵灵光,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容小觑。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龙行大运
  龙年新春到来之时,泉州古城里开启了“寻龙”热潮!“十龙九子”龙生肖艺术装置在古城里的各个点位陆续登场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与“泉州龙龙”们共同迎来龙年春节!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
  在古城闲逛至位于鲤城区古榕巷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这里是南宋时期管理居住在泉州的赵氏皇族宗室群体的机构。宋朝的时候古泉州经济发达,海外贸易蒸蒸日上,很多赵宋皇族宗室来到泉州,南外宗正司就是负责掌管这些皇亲国戚外居事务的衙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
  走进陈列馆,一楼的“天潢贵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展,二楼的“涨海声中万国商—泉州市舶司遗址”展,还有古朴的夯土墙,朱红色的廊道,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屏风,令人顿生踏入南宋宫殿和南宋王朝的错觉。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安溪窑墨书“本芳是贼”青白瓷碗
  馆内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考古发现出的南宋时期建筑基址和构件,出土瓷片上发现有与南外宗正司及相关的墨书,让那段隔着700多年时空的历史鲜活生动起来。
  时近闭馆,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打扫场馆,观众陆续离场。好心的工作人员见我意犹未尽,允许我在空荡荡的馆里再参观一圈儿,实在感激。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古榕巷街景
  南外宗正司遗址外是短短400米的古榕巷,这条闻名遐迩的古巷,保留了唐宋以来千余年间历朝历代的建筑遗迹。遗址对面不远处,正是许厝埕口袋公园。园内道路铺着石板,高大的乔木仿佛是天然的屏障,将园区和道路隔开。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德济门遗址旁的嘲风
  “龙众九子”为泉州古城关于龙年生肖元素与泉州在地文化的一次碰撞,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寻龙觅鲤”AR互动打卡活动,让市民游客们边逛边打卡,趣味性十足。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德济门遗址
  离开南外宗正司遗址,漫步古城至与天后宫隔街相望的德济门遗址。德济门遗址为泉州古城南城门遗址,始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于濒江一线建设了兼具防洪功能的城墙,开设两门,始称镇南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天后宫门口
  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组成部分。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临漳门
  夜幕降临,天后宫已经关门,大门前戏剧演出的舞台空空如也,原来春节期间“游城赏戏寻龙趣”的演出从正月初二才开始。奔波一天也已疲惫,骑上共享电车返回酒店,途经按清顺治年间规制重建临漳门。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三好生米汤火锅晚餐
  为明天参观泉州博物馆,选择入住阳光美居酒店,稍作休整后外出,在三好生米汤火锅晚餐,用米汤涮火锅,米汤香浓奶白涮煮的食材格外鲜香嫩滑。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西湖公园
  饭后步行至西湖公园散步,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
游记-福建(闽)泉州八日游(一)刺桐阁
  刺桐阁坐落于西湖公园湖心岛上,四面环水,背负清源名山,怀纳百顷烟波,是泉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夜已深,公园内还有不少市民沿湖散步,力量有些许透支的我结束了环湖夜游,22:15返回酒店休息。

另注:
  1.泉州市,福建省辖地级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不是省会,它只是一座普通的地级市,但它的GDP却比福州和厦门都高,是福建第一大经济强市。
  2.泉州市历史悠久,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入泉。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3.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项目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姑嫂塔)。
  4.泉州被称为刺桐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在扩建泉州城郭时,环城遍植了刺桐树。这些刺桐树非常茂盛,因此泉州得名“刺桐城”。
  5.中国五座镇国塔,分别来自东西南北中。泉州西街开元寺东塔就是东边的镇国塔,是全国石构空心最高宝塔,号称石塔之王;河南卫辉县镇国塔,据传此塔所在位置为中国版图的心脏,故该塔又叫护国灵应塔,为中间的镇国塔;甘肃省民勤县镇国塔,系喇嘛教塔,亦称白塔,为西边的镇国塔。北边和南边的两座镇国塔已经湮没在历史中,无据可考了。
  6.泉州素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之美誉,在这里寺庙林立。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