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贵州(黔)贵阳六日游(二)

标签:
青岩古镇贵州省博物馆共饮一江水甲秀楼老东门 |
分类: 旅游与集邮 |
续前...
在宁静的古镇中信步漫游,街边两旁的老房子,古雅精美的造型,精雕刻花的门窗,灰青色的瓦片,浑然一体,古香古色。路边大多数的商店都还没有营业,无意间发现一座苗族博物馆,引起了我的兴趣。
“苗绣热背后的传承危机”推荐商家

博物馆馆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展示了馆内的各类苗绣作品,还详细介绍了打子绣、马尾绣、皱绣、数纱绣,直针绣、辫绣、叠绣、盘线绣等不同的刺绣手法,令我大开眼界。
戏楼背面为青砖砌成的牌楼,构成万寿宫正门。戏楼檐口下有独具匠心的吊墩(俗称:垂花柱)的木质透雕“双狮争雄”撑拱,在贵州地区的古建筑中实为少见。在戏楼的木质横梁上,“韩信点兵”、“鸿门宴”、“十面埋伏”等镂空木雕,也是一件难得的古建筑精品。
离开万寿宫,继续向西至古镇西门。此刻的街巷不像昨日充斥着喧闹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的是古色古香、幽深安谧的气息。
半亩方塘原为青岩天主教堂正前方一小荷塘,后被改造为休闲景观,意出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的“四教合一”的风景了。青岩古镇有佛教寺院,有道教道观,还有代表西方文化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
青岩古镇有很多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四川会馆、贵州会馆。会馆是有共同籍贯及目换的商人一起捐资修建,在会馆中供奉共同信仰的神灵,这些会馆都设在寺庙内,每座寺庙里还有戏楼,这反映的是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张公馆原为蒋介石的侍从张尚钦及兄弟张尚全的住宅,为民国年间建筑,是青岩典型民居。该建筑地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张公馆将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公馆文化,成为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及非遗文化产品、手工技艺展示的窗口及基地。
天一阁内有对贵阳有贡献的名人事迹介绍,诸如王守仁、周渔璜和赵以炯。天一阁藏书楼名出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一说,寓意以水制火、保护藏书。
赵状元府是清末状元赵以炯的故居,赵以炯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也是青岩古镇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

13:00在金必轩吃午饭,金必轩可以说是青岩古镇最有名的店了,食客多为慕名而来。饭后返回客栈退房后,由北街离开古镇。
出北门将要离开古镇前,太阳竟然出来了,驱散了几天来的阴云。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难得赶上如此好天所,登上北城墙,俯瞰蓝天白云衬托下古镇。
青岩古镇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作为军事防御之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由一段盘山蜿蜒的古城墙连通,形成一座闭合的城池,600年来历经战事和岁月的洗礼,饱经沧桑,有着不同于众多古镇的独特风貌。

穿过青岩寻坊文旅休闲街区,乘203路公交离开古镇返回贵阳市区。虽然不少网友都评价青岩古镇商业氛围过重,但我却觉得可以远离喧闹的城市,在这安宁的古镇小憩片刻,算是不错的体验。
返回贵阳市区内安顿好后,逛了逛悦然广场,在贵阳牛肉粉吃过晚饭,又补了场春节档的电影《流浪地球2》,23:00返回休息。
2023年2月7日一早打车前往贵州省博物馆,此行就是为追展而来,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仔细参观了《共饮一江水-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
雕塑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创作元素。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高低不同的雕塑空间契合了苗寨的空间布局特点,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官,让人们了解中国建筑的精髓,更让人们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
在博物馆里待到了闭馆后离开,打车至老贵阳辣子鸡餐厅,与当地的朋友再一次相聚。21:30乘车返回驻地,结束此行短暂的相聚。
2023年2月8日一早打车至甲秀楼,2005年到贵阳也曾来此一游,时隔多年,之前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贵山之南,一水蜿蜒,景趣天成。甲秀楼景区位于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渔矶湾畔,由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等部分组成,集楼、台、亭、阁、桥而成,无论从形制布局还是建筑功能上,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立于渔矶烟水之上,跨乎长桥垂虹之间”,取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历四百余年巍然屹立,成为贵阳城市生命的象征。
拱南阁始建地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为面阔三间的二层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由孙可望部将所建。据传,南明王朝偏寓贵州,孙可望部占据贵阳,其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登基自立为王。
龙门书院始建于明代,初为武侯祠,历史上曾多次易名,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为祀奉清康熙年是贵州巡抚刘荫枢而更名为刘公祠。刘荫枢,陕西韩城人,因陕西韩城是“鲤鱼跳龙门”典故诞生地,故又名龙门书院。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即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就会变化成名。人们以此比喻中举、迁升之事。龙让是黄河的咽喉,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每年三月冰化雪消之时,有黄鲤自百川河海游集龙门之下,竞相跳跃。
文昌阁

离开甲秀楼,步行前往不远处的文昌阁。可惜景区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围转了转。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为九檐九角不等边攒尖顶造型,与国内阁、楼偶数等角等边不同,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楼阁结构。
武胜门,即今日之老东门,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文昌阁就建在老东门的月城上,也因此保留了一段贵阳的古城墙。这可能也是贵阳古城墙唯一存世的部分,城墙皆系大青石垒成,可以想象当年的气魄。
在一嗨烙锅吃午饭,烙锅是贵州的一种地方小吃,水城(贵州省六盘水市)烙锅始于清代,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当地居民为逃避战争,逃进深山,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这无奈之举竟成就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
午餐后打车返回住处取行李,之后打车到贵阳机场。17:27乘CA4165飞往北京,19:53抵达后乘地铁返家,结束贵阳重游之旅。
前一篇:游记-贵州(黔)贵阳六日游(一)
后一篇:贵州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