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

(2023-06-07 19:47:14)
标签:

镇海楼

广州市博物馆

中山纪念堂

南越王博物院

农讲所纪念馆

分类: 旅游与集邮
    20231月20下午出发,乘地铁前往首都机场T3航站楼,重启我暂停了两年的春节游。14:55抵达首都机场T3,16:00乘CA1365飞往广州,19:25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白云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风格,既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又秉承了简约之风,有种穿越的感觉。之前虽然几次来过广州,但都是出差,没时间好好玩玩,这次时间充裕,打算慢慢逛逛。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锦洲大酒店房间外的夜景
    乘地铁抵达越秀公园站,入住锦洲大酒店(广州国际会议中心越秀公园地铁站店)。从房间的窗户向外望去,不远处便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镇海楼。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新春主题展
    在房间休整片刻后,外出找地儿吃晚餐,途径东方宾馆、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最后在木棉·烧烤(流花店)解决了晚饭问题,之后返回酒店休息。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居民区内的花市
    2023121起后步行前往越秀公园,途中绕至居民区寻找早餐点儿,发现了早市中花摊。广州人爱花是有传统的,春节有逛花市的传统停办三年的广州传统花市回归,这次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馆长亲笔送福
    进入越秀公园后直奔广州市博物馆镇海楼展区,入馆时被告知时值除夕,博物馆馆长亲题“福”字赠送有缘人,深感荣幸,愿福常伴。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镇海楼
    广州市博物馆镇海楼展区馆址为广州名楼镇海楼及其周边建筑群。镇海楼曾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时守将朱亮祖为拓展城区,合宋代三城为一,修城墙横跨城北越秀山,并在最高处建此城楼。登楼眺望,羊城景色尽收眼底。数百年来,诗人墨客咏叹之篇不绝。清以来一直为“羊城八景”之一。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历代城址变迁沙盘
    镇海楼内长设有基本陈列《城标·城史》展览,展览分为六大部分,一楼为序厅,主要展现广州城市变迁及人文精神。进入镇海楼,拾级而上,悠久、深厚的古代广州城市历史在眼前逐层展开。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序厅内的五羊雕塑
    现耸立在越秀公园五羊山上的大型五羊石雕就是据此蓝本雕制而成的。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身着五色彩衣,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赠给广州先民,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飞天而去,仙羊化为石羊留在此地。这是广州被称为“羊城”、“穗城”的由来。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地区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遗址
    二楼展示先秦至两汉的相关历史,两个主题分别为“广州选民”和“岭南都会”。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部,濒临南海,东、西、北三江在此汇流为珠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而多雨潮湿。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粤文化。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陶高领圈足罐[商]
    陶高领圈足罐,2022年从化吕田狮象遗址出土。吕田狮象遗址,今从化区狮象村,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赵佗像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设立南海、象、桂林三郡,首次将岭南大地纳入秦朝统一版图。秦末,赵佗据有岭南。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大力推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岭南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提升。汉武帝平南越后,依托岭南近海之便,发展海上贸易,使番禺成为汉代对外贸易中心。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南越国墓“黄肠木刻”之“甫九”[西汉]
    1916年,广州东郊龟岗发现一座南越国墓,墓中棺椁刻有十余处“甫”字铭文。研究认为是南越国时期贵族大墓,木刻是汉代丧葬礼制中用于皇帝、诸侯等贵族的“黄肠题凑”。该墓的发现,在广州乃至全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陶城堡[东汉]
    城堡整体呈方形结构,高墙围绕,四角都设一处角楼,可观察敌情。位于中轴线上的两座城楼也有瞭望功能,人们通过堡内一条固定的楼梯上下。前后门各有两名手持斧头和大刀的卫兵把守。这类随葬明器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豪强地主拥有部曲家兵的情况。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陶双联罐[西汉]
    陶双联罐,有两个盖钮,其一为梅花鹿(鹿头原缺)。以动物形象人钮饰或器耳,是广州汉代器皿附饰的一大特点。陶多联罐是盛调味品或干果的器皿,有的陶罐出土时还存有梅核。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陶牛车[西晋]
    三楼展示三国两晋至宋元的相关历史,两个主题“康平广州”和“东方港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360余年里,北方大都处于战乱分裂的状态。广州偏居岭南一隅,局势相对和平安定。中原及江淮地区人民第二次大举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广州地区得到新发展,出现社会安定、特产丰饶的“康平”局面。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三楼展厅
    隋唐至宋元时期,随着海路贸易的持续繁荣和本地经济、人口的稳定增长,广州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财赋重地。繁荣的海外贸易推动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中外商贾和僧侣往来频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广州呈现出独特的港市文明。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黄釉胡人俑[唐代]
    陶俑的面貌和服饰带有明显的西域胡人特征,深目高鼻,蓄有大束胡子,头戴毡帽,身穿圆领窄袖衣袍。唐代曾有大批胡人经海路或陆路进入中国境内,他们除从事商业、宗教和艺术活动外,亦有少数是宫廷或贵族雇用的奴仆。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铜壶滴漏(复制件)[元代]
    该件铜壶滴漏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计时器(原件已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玄武形铜盖为原件),铸造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自元至清末一直被置于广州城中心的拱北楼(今北京路中段),每日为百姓记辰报时,成为城中胜景。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青花船型水注[元代]
    水注所使用的是元代时期国产青花料,图案也是元代较常见之纹样。六朝已烧制瓷质水注,以动物造型较为常见。此件水注是十罕见的无青花之作,器型设计巧妙,造型灵秀,为元代青花瓷的稀有珍品。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鎏金铜佛像[南朝]
    佛教创始于天竺(今印度),于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北方,直至南北朝时期,天竺与中国的交通往还带动了宗教交流,不少佛教僧侣乘商舶来到广州,或从广州出海西行。佛教的上座部(小乘)流派传至东南亚地区后,亦通过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传播至中国的南方,此佛像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兴旺的佐证。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四层展厅
    四楼“世界名城”展示明清时期的广州。明朝建立后,广州恢复外贸第一港市的地位,在明代朝贡贸易体系中作用突出,并成为“地理大发现”后西方航海国家到东方贸易的重要港口。康熙年间,清廷解除海禁,在广州设立粤海关,依托行商与海外诸国开展海外贸易。1757-1842年,广州成为中国对欧美国家“一口通商”的口岸。珠江北岸十三行商馆区夷馆林立,各色国旗飘扬。广州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口岸,经济、文化、城建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名城。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石湾窑三彩鳌鱼[明代]
    鳌鱼又称螭吻、鸱吻,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好望,饰于屋脊以镇火灾,取“水克火”之义;又有“跃龙于瓦甍”之势。“鱼跃龙门”寓意成功,鳌鱼龙头鱼身,成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种典型装饰,寓意“避火消灾,独占鳌头”。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
    绘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画出中排列整齐的西式建筑物就是十三行夷馆。所谓“夷(商)馆”,是由十三行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赁给外国商人,让其在贸易季节暂住并与行商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因此夷馆并不在洋行内,但与洋行相距甚近,地址在十三行街区内。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外销纹章瓷[18、19世纪]
    这些瓷器是西方皇家、贵族或其他重要人物所订制的,有皇家贵族徽章或字母纹饰,一般称为“纹章瓷”。纹章瓷多仿欧洲金银器和瓷器的器型,造型独特,装饰纹样精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色,又体现了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錾胎珐琅金鼎[清乾隆]
    此金鼎由清代广州工匠制作,双耳作云花式,腹底钤“乾隆年制”四字方印,带盖,盖顶嵌一颗绿翡翠。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釉料的工艺,经焙烧、磨光、镀金后可呈现宝石镶嵌的效果。该鼎以錾胎珐琅的技艺錾出红黄蓝绿多色纹样及福禄寿字体,精美华丽,代表了乾隆时期广州工匠设计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五层展厅
    五楼“先行之地”展示近现代的相关历史。鸦片战争激起了广州人民的觉醒与奋起。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广州积极探索救亡强国这路,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国民革命中心。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最终获得解放。作为西学东渐之窗口和桥梁的广州得风气之先,迈出了城市近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城市行政区,在近代市政建设上领先全国。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光复纪念茶壶
    1912年纪念辛亥革命胜利一周年时加纪念图案烧制而成。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于1912年1月10日启用,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人物图双耳粉彩瓶[近代]
    五色旗及十八星旗图案的人物图双耳粉彩瓶,十八星旗,又名铁血十八星旗,最初为革命团体共进会制作的军旗,也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后被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定为陆军军旗。此双耳粉彩瓶上附五色旗及十八星旗图案,为辛亥胜利的纪念物。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镇海楼上
    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远眺珠江水波荡漾,波澜壮阔,蔚为壮观;近抚云山层峦叠翠,羊城锦绣,尽收眼底,气象万千。如今登上镇海楼远眺所能目及的已是越秀山体育场、中山纪念碑和更远处的城市楼群,当年珠水流波只能倚栏想象了。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专题展览厅
    离开镇海楼,东侧的专题展览厅正在展出《“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展示广州丰富的历史人文沉淀,诠释广州四大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观众感悟历史,启迪未来。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蕃禺”漆盒盖[秦代]
    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烙印“蕃禺”二字。史载,“蕃禺”即番禺,是秦置南海郡的首县,又是郡治所在。这是岭南地区“蕃禺”这一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也是岭南目前所见的最早印章遗痕。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十四年属邦”铜戈[秦代]
    十四年为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这把铜戈是南下秦军的武器,是秦平南越的重要历史物证。从铭文上的年款“十四年属邦”来看,中国古代的纪年到西汉武帝即位时开始在纪年数字之前冠以年号,在这之前是没有年号的,同时,“属邦”为官署名,主管附属国事务的机构,始置于战国,秦汉沿置。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永嘉”铭文砖[晋朝]
    砖上刻有铭文“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这是“广州”首次出现在文物上。西晋永嘉年间(307-311),北方战乱,广州不受战争影响,社会相对平稳,汉人大规模南迁,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经济繁荣发展。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交州被划为交、广二州分治,“广州”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端溪箕形砚[唐代]
    该砚由端溪朝天砚石所制,砚面呈箕形,砚池底部凸出着地,形似足根;砚底后部两个梯形方足与底部呈三足鼎立状。造型古朴,属唐代端砚精品。端砚自唐代闻名海内,为传统文房四宝中的珍品,但唐代端砚流传甚少,该箕形砚为现存出土时间最早最完整的唐代端砚,为研究岭南地区用砚历史提供实物证据。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水军修城砖[宋代]
    宋代是广州城建史上修城最频繁且规模最大的时期,据统计,两宋期间大小修城有20多次。宋初,广州子城的城墙还是版筑的土城,熙宁元宁(1068)始改为砖城。熙宁四年(1071),经略使程师孟调集水军、厢军等大批军士,耗时一年修筑西城。从此,广州有了“三城”之称。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寒涛”琴[明代]
    陈献章又称白沙先生,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他平生清雅好琴,此琴传为其收藏和弹奏。这件寒涛琴的修复历时一年,此次是修复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威尼斯银币[明代]
    威尼斯银币,又称“格罗索”,通行于15世纪,现今世界上仅存两枚,另一枚藏于威尼斯博物馆。这枚银币铸后不久就传入广州,说明广州与威尼斯有着海上贸易的往来,国在从14世纪开始,威尼斯法律禁止从陆路输出格罗索银币,只允许威尼斯商人从海路带出。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陶俑座灯[西汉后期]
    广州汉墓出土数量较多的胡人形象俑座灯,反映两千多年前已有不少城外人士经海路抵达广州。陶俑形象异于汉人,据学者研究,这类俑座灯的陶俑形象可能源自汉代沿海路抵达广州的域外人种,是当时广州达官富人家内奴仆。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黑红漆描金人物纹披肩盒、盒架[清代]
    这件文物由黑红漆描金披肩盒、内套纸盒和黑漆描金盒架三部分组成。这是外商定制用于收纳展示马尼拉大披肩的包装套盒,其设计融合中外,展现了广州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这是近年广州博物馆新征集的文物精品,此次属首次出库展出。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解放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东亚大酒店职工业余同乐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在东亚大酒店秘密组织成立的工会组织。广州解放当天,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工会工人连夜缝制五星红旗,并于19149年10月15日清晨将其从酒店三楼升起。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明清大炮
    在镇海楼西侧,有1946年建的碑廊和炮座。炮座安放有明崇祯年间至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地区铸造的城防大炮,还有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钢铁铸炮。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镇海楼展区碑廊
    广州博物馆碑廊踞旧城垣上,傍镇海楼侧,依势而筑,典雅别致,与古楼交映相辉。嵌纳自唐至民国散 置于广州各处之碑刻凡二十五方,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对外交往暨战争史实等。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海员亭
    下午14:40离开镇海楼展区,前往仲元楼展区,途经海员亭、光复纪念亭。1922年初,香港海员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摆脱包工制而举行大罢工,一万多海员返回广州。参加这次香港海员大罢工的香港各业工人达十万人。经过56天的斗争,震惊中外的大罢工取得胜利。此重檐八角尖顶亭是为纪念中国工人运动这一历史功勋而建。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光复纪念亭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1月9日广东宣布脱离清廷,成立广东军政府,但缺粮饷。旅港同胞组成侨港筹饷局,先后募得300余万元。广州市政府为表其功绩,于1929年建光复牌坊于粤秀山。1938年牌坊被毁,1948年在原牌坊处建此纪念亭。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仲元楼
     仲元楼原为仲元图书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建筑采用中西结合装饰风格,馆内有《海贸遗珍:18至20世纪广州外销艺术品》常设展,展示馆藏的牙雕、刺绣、丝织、广彩、外销画等外销艺术品,再现了18-20世纪初广州口岸对外贸易的繁盛。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海贸遗珍展厅
    广东造传统木帆船又称“广船”,兴起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定型于元明。明清时期,我国古船装饰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装饰,即在船头描绘一对大大的眼睛,由福建沿海传播到台湾。不同地区的古船“船眼”方向会有不同。亦有一种观点认为“船眼”方向与船的功能有关,眼睛向下看海的是渔船,寓意获得丰收;眼睛平视远方的商船,寓意可以顺利抵达港口;眼睛向上的则是官船,寓意官员高升。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丝织展台
    明清时期,广州丝织业大为发展。清雍正九年,1400多个丝织铺户集资修建“锦纶堂”作为全行议事之所。广纱色泽耐久、远近驰名,有“甲天下”说,其中莨纱绸是广州地区特有的丝织品。后来习惯把有花纹者称“香云纱”,无花纹者为“黑胶绸”,产品热销南洋以及欧美。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红彩描金花卉黑漆象牙雕针线盒[清光绪]
    女红盒自清代至民国初,广州牙雕工艺凭借其精湛的技艺,曾在全国牙雕行业独领风骚100多年,广州的牙雕作品也成为销往国外的大宗商品之一。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人造象牙的出现,广州牙雕业一落千丈,迅速衰退了。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珠江风韵·广州》邮票中的五羊衔谷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五羊雕像
    15:10离开仲元楼展区,赶往广州中山纪念堂,中途五羊雕像所在的木壳岗五羊石像建于1959年,整座石像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高10余米,这座雕塑被视为羊城的标志。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古城墙
    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公认是广州三大明初地面古迹之一,现仅余越秀公园内1000多米的一段。它既是广州城垣北扩的历史遗物,还是广州革命英雄城市的历史见证。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公园观音山顶,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当时是一体化的设计,两者都建在广州市老城区的中轴线上,形成了前堂后碑的雄伟气势。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邮票中的中山纪念堂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于1931年建成。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中山纪念堂内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疏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的主色调鲜明夺目;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广州中山纪念堂内
    纪念堂内的走廊开辟为展览空间,“以伟大之建筑 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从“伟人中山”、“吾堂中山”、“吾城中山”三大方面展现一代伟人、一座建筑与一个城市之间相互交织的历史。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越秀西湖花市
    离开中山纪念堂,步行前往越秀西湖花市。广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来年行好运,尤其是逛西湖花市,是“老广州”的风俗习惯。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大佛寺
    置身于人群中,繁花似锦,尽情感受新年喜庆的气氛,虽不买花也让自己身上沾沾喜气。路过大佛寺,天色渐晚却仍香客众多。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清康熙三年,平南王尚可喜捐资在此建寺,并为寺内浇铸三尊大青铜佛,故称大佛寺。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元代铜壶滴漏
    行至北京路,看到了仿造的元代铜壶滴漏。没想到上午才在博物馆里了解到文物,晚上就有缘再遇。在近代机械钟表进入广州百姓生活以前,广州人主要就是依靠它安排婚、葬、祭祀等重要活动。此外,由于铜壶滴漏长滴不绝,也被广州人作为长相思念的象征。
    逛花市的人实在太多,外加上逛了一天有些儿疲惫,确定返回酒店,看看春晚,早点儿休息,为明天的行程养精蓄锐。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
    2023年1月22日一早前往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进门后直奔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刚刚开门的展馆内没什么游人,得以静静地欣赏这些历经千年的南越珍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赵眜陵墓
    离开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至旁边的赵眜陵墓。南越王墓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墓主人身份最高、随葬物最丰富的汉代彩绘石室墓,且未被盗扰,其发现为研究秦汉年间岭南地区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新概念九龙冰室午餐
    11:30离开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前往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途中在新概念九龙冰室吃过午餐后,步行至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文物径。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千年古道遗址
    北京路古道遗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历史上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位置之所在。据史志载,今北京路是唐至民国年间广州城的中轴线,五朝11层的路面和宋代拱北楼基址,通过玻璃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曲流石渠三维仿真流水动态场景
    13:15抵达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南越国宫署遗址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南汉国王宫及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的历史见证。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城隍庙
    16:10离开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顺路到旁边的城隍庙一览。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城隍庙。过年来此祈福的人挺多,我也随着人群走走转运桥,讨个彩头。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邮票中的农讲所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
    编号邮票1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邮票图案为“农讲所”。1971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中国邮政发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革命纪念地邮票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农讲所革命摇篮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等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大成殿
    离开城隍庙,步行至毛泽东同志主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该所创办于1924年7月,彭湃、毛泽东等人曾任所长(主任),周恩来、恽代英等人曾为教员,讲授农讲所有关的各种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和农村实习。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崇圣殿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旧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广州培养儒生、祭祀孔子的所在地。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讲所历史陈列
    馆内设有“毛泽东同志主办农讲所历史陈列”和复原陈列,“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正在大成殿展出,展示了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红血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创造了隐蔽战线史上的奇迹。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明伦堂
    学宫又称学庙,有孔庙、文庙、圣庙、官学等多种说法,是历史上祭庙与官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祭孔为主兼有高等学校功能的场所。明伦堂设有“庙学合一-番禺学宫历史陈列”展览,在光霁堂设有“中国科举文化展”。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邮票中的农讲所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棂星门
    “庙学合一”是学宫的显著特征,通常“庙”指祭祀孔子的建筑大成殿及附属建筑如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崇圣祠等,着重于祭祀、仪式上的功能。“学”即讲学的场所,侧重于培育人才的作用,一般指明伦堂,以及有藏书功能的尊经阁、魁星阁等。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猎德大桥
    17:00离开农讲所纪念馆,乘地铁前往美领酒店(广州IGC德广场猎德地铁站店),稍作休息后步行前往珠江边,伴随着零星的炮竹声,观赏着五彩缤纷德大桥迎春灯光秀,节日氛围拉满。
游记-广东(粤)广州、佛山十日游(一)珠江夜景
    珠江两岸高楼大厦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闪发亮,倒映于江中,格外迷人。对岸的广州塔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塔身展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示语,让人感受到战疫仍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在江边散步,令人心旷神怡。不过惦记着明天还要早早去省博参观,返回酒店早些儿休息。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