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廿三,北方的小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上午天气不太好,但想想去年延期一个月的故宫年卡还有两次没用,当即独自乘公交前往天安门东,开启疫情放开后第一次的故宫之旅。
太和门广场
由天安门经端门至午门,排队等候进入故宫的游客明显比疫情防控时期多了不少。天气阴沉还刮着大风,但也难阻游客们的热情。
陶彩绘男优伶俑[南唐]
直奔冰窑餐厅补充了能量,但还是感觉外面寒风凛冽,钻进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依次参观了汉唐陶俑馆、砖石画像馆和修德白石馆,把之前走马观花浏览过的文物再细细品赏一番。
西王母车骑画像石[东汉]
展厅里聚集的游客也挺多,并且有些人三五一群围在窗边也不看展品,不知为何。后来才发现,原来窗边有空调的通风口,那些人是在围炉取暖。
邸广寿造石思惟像[东魏]
思惟像,表现为穿菩萨装,右手抚颐,右腿抬起,左腿下垂的造像样式。思惟像的身份还未有定论,一种认为是太子思惟,是释迦牟尼还是太子时,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的形象;还有一种认为是弥勒思想,是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普度众生的形象。
青玉孝圣宪皇后谥册[清乾隆]
离开雕塑馆,移步至“万岁千秋奉寿康”-寿康宫原状陈列展,重温了一下“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谥册、谥宝是为已故皇帝、皇后进谥号时制用之物。崇庆皇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去世,谥号“孝圣宪皇后”,谥册供奉于太庙。
慈宁门丹陛石上的守宫
离开寿康宫至慈宁门,在丹陛石上寻找到整个故宫仅出现于此的守宫。慈宁宫丹陛石上为啥会雕有多出现于陵墓,代表守护亡者的蜥蜴(壁虎)。据说是康熙皇帝怀念自己的祖母不忍下葬,曾经存放孝庄皇太后的棺椁长达37年。因此康熙皇帝很有可能把慈宁宫,就当成了自己祖母的陵墓,所以出现蜥蜴(守宫)也就合理了。
清代万寿庆典展
前往位于乾清宫西庑、月华门南北庑的常设展览“天子万年—清代万寿庆典展”,这里主要展示的康熙皇帝六旬、崇庆皇太后八旬、乾隆皇帝八旬寿诞的庆典盛况,并兼及嘉庆皇帝、慈禧皇太后寿诞庆贺,从中领略清代宫廷庆祝寿诞的盛典。
乾清宫
吹了一上午的寒风终于把阴云吹散开来,阳光洒下来体感一下子就暖和了不少。游客们聚集在空旷的广场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我却选择抓紧时间前往景山一游。
“千里江山图”景观雕塑
2022年新春,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的“祥瑞丹青”立体景观亮相故宫西北角楼西侧的绿地上,立刻成为网红打卡点。之前没能一览,今天时间充裕得见真容,观似一幅浓郁的国风画卷徐徐展开与角楼相映成趣。
万春亭下远眺故宫
进入景山公园,直接登上万春亭,极目远眺,故宫全景尽收眼底。今天的大风使得能见度超好,比起上次在此见到雾霾笼罩之中的故宫,眼前这座古老并规制严整的建筑群更显壮观宏大。
落日余晖
在一群摄影爱好者的团团包裹之中,静静等待夕阳渐渐落下。落日余晖笼罩的北京城,不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足以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夜幕下的故宫角楼
在景山山顶上一动不动矗立了近一小时,等待夕阳完全落下后才离开,夜幕中寻找附近的公交站时,望见不远处的故宫角楼亮灯了,再次行至西北角楼欣赏这迷人的景色。
“千里江山图”景观点亮
发现“祥瑞丹青”立体景观竟然也点亮了,很是惊喜。比起白天的《千里江山图》,夜幕中的锦绣山川走出图卷,更加立体鲜活了起来。
乘公交一路返家途中,见路边城市的景观灯及各类装饰都已开启,临近春节,周围一片祥和。回到家中,吃上小年的饺子,送行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