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2015-10-22 15:21:17)
标签:

一年级上学期

亲子阅读

《三毛流浪记》

杂谈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文/图:涵妈

《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大师张乐平的惊世之作,于1947615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并且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本书曾影响过好几代的读者,曾改编成动画片、木偶剧、电视连续剧,五次被搬上银幕和屏幕,据不完全统计,自三毛形象问世60多年来以来,各种连环漫画单行本便近50种,累计印数达1000万册以上。

 

而刚读小一的女儿,第一次知道三毛,估计是在读幼儿园时,老师给放的片段动画片。当时三毛留给女儿的印象便是:头顶三根枯黄的头发;人长得也非常瘦小,风刮过就会倒下去的一个小男孩。

 

那天拿着跟同事借阅的这本《三毛流浪记》回去,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女儿全面解读三毛的欲望。这本书字不算多,但是画面非常丰富。女儿花了两个晚上,自己把漫画全部看了一遍。虽然画面下面都有带拼音,但是当时女儿的拼音还没学完,拼的过程中时常要卡壳。在心中有很大疑义时,她就忍不住恳求我和涵爸先给讲解一下。

 

在她看完图画之后,我就告诉她,我要完整的陪她读一遍时,女儿表现得特别的兴奋!开篇,就开始把女儿带到了她完全未了解过的过去!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寒风呼呼的冬天,三毛被冻得瑟瑟发抖;烈日炎炎的夏天,三毛是汗如雨下,却不知道去哪儿乘凉;暴风雨时,别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而三毛只能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雨。三毛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过贴广告的浆糊,睡过垃圾车……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但纵然是这样,三毛没有向命运屈服过。为了生存,他去帮车夫推车赚钱,推车时差点丢了性命,头被撞了个大包,好不容易推到桥上,车上无情的阔老太扔了一百元纸币(当时的钱,连半根油条也买不到)给三毛。三毛没有办法,又去找别的工作。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为了生存,他跪在路边乞讨,总算要到了一点钱,这时,旁边又来了一个乞丐,他说要不到钱就到黄浦江自杀了。善良的三毛把自己辛苦要到的钱全部给了她,转眼那人换上长衫、礼帽,原来是个假乞丐。三毛上当了!

 

但纵然是这样的经历与背景,三毛依然是富有同情心、很有正义感。他看见一位老人饿着肚子,就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收藏着舍不得吃的一块烧饼拿出来分一半给老人,后来看到老人没吃饱,把另一半也给了老人,自己却饿得肚子“咕咕”叫;当他看到一个高个子大男孩在蛮横地欺负一个小男孩时,不顾自己比对方矮一个头的劣势,勇敢起冲上去班组弱者,回击了那个欺负人的大男孩!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妈妈,三毛是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吃不饱、流浪街头的孩子呢?为什么孤儿院的地,会被买走呢?”读完三毛的经历,女儿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她心中也装满了问号与叹号。


小豆包与《三毛流浪记》共情


在我告诉她,这是发生在解放前的上海,在旧社会,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一种社会状态!三毛真的是太可怜,也好勇敢!女儿是万般感慨: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呀,有爸爸妈妈疼、吃得好穿得漂亮,有丰富的图书可以看……

 

或许偶尔让孩子读读这样的书,除了可以让他们了解过去,也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