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3岁女儿这样“教导”大人

标签:
3-3.5岁不发脾气不吵架育儿 |
有句俗话“给孩子家财万贯,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说的是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对这点,我和涵爸一直都是持肯定和重视的态度。而好习惯的培养,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最大能力就是模仿。
曾经我俩都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都有在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为我们都在很努力的做好孩子的榜样!只是有那么一天,当我们曾经的“教导”,却让女儿反其意来约束我们做大人的言行举止的那一刻,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那一刻,也让我觉得为之汗颜!回放一下最近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妈妈,你能好好说话,不发脾气吗?”
关于女儿洗澡,最让我头疼的是:洗完澡后,总是要费尽口舌的一番交涉(虽然我每次都允许她玩上几分钟),人家还时常是无动于衷,不想爬上来。“妈妈,我还没洗好呢!”、“妈妈,再让我玩两下。”……一句话,就是尽可能拖延时间,想继续玩水。虽然很多时候,没有洗澡之前我已经和她定好了规则。
那天晚上,交涉几个回合、好话说尽,女儿还是没有结束洗澡的意愿,我的耐性已被耗尽,忍不住“河东狮吼”。
涵妈:一涵,你到底要不要上来?妈妈要走了,要玩的话,你就自己一直玩个够!
一涵:妈妈,你能好好说话,不发脾气吗?你刚刚说的话,让我吓了一大跳(同时拍拍自己的胸膛,压惊的样子)。
多么耳熟的一卷话,一模一样的原文,只是今天说话的人不是我,而是一向被我这样要求的女儿。汗颜,马上改口吻说话。
涵妈:“一涵,我们已经洗很久了,上来穿衣服,好不好?你再这样,妈妈真的很不高兴,忍不住要发脾气了。”说完之后,我再问女儿,“这样说,可以了吗?”
一涵:嗯,这样说,就对了。(一副小人得逞的那种乐呵,还竖起)妈妈,真棒!
涵妈:(晕)那你要上来了吗?
一涵:好的,妈妈。我这就上来。
—“爸爸,你们不能吵架!”
与人交往,要友好相处。不能轻易吵架、更不能随手打人。这是平时教导女儿与小朋友交往的一大原则。
真是没想到,这一原则也会让女儿用来“教育”我和涵爸的时候。那天女儿在客厅玩,我和涵爸在房间,就某个问题发表各自观点时产生意见分歧。估计是当时理论得太进入状态,涵爸的音量比平时提高了好几分贝。
一涵:爸爸,你们不能吵架!
涵爸:(纳闷)我们没有吵架呀!
一涵:那你们说话太大声了,吵到我了。
涵妈:哦,刚刚是爸爸太激动了,所以声音提高了。我们不会吵架,也不会再那么大声说话了。
我和涵爸是面面相觑,家有这一宝,要真吵架也难呀!O(∩_∩)O哈哈~大声说话,女儿都有意见了!要真是提到当面“吵架”日程,指不定女儿能搬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来呢?
—“老师,巧虎说,看电视的时候,不能靠太近!”
暑期的天气很炎热,白天根本没法出门。小姑子所在的幼儿园有开放暑期班,就想着让女儿去玩几天。一是可以解闷,二是为9月份的入园做点准备工作。
兴许是因为有小姑子在,一涵去幼儿园玩的那3天,表现可是非常的漂亮大方。一点都不显陌生。面对生活中的某些非常规问题,女儿居然“教育”起老师来了。
那天午饭后,开电视的几分钟时间。两个眼睛近视的老师,不知觉就把凳子挪到了电视机前。一旁的女儿看不下去了,走到那两个老师面前,对老师说道,“老师,巧虎说,看电视的时候,不能靠太近。不然,眼睛会坏掉的。”
园里的几个老师当场笑喷!那两个老师被女儿的童趣给逗乐了,马上配合女儿的指示,还把女儿给夸了一番。那一刻,把一涵给美得乐开了花。
相类似的生活情节,真的让我非常震撼!生活中的我们,一直在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孩子做不好时,我们还会很生气、甚至偶尔还动怒。却从未想过,要求孩子做的这些,生活中的我们,事实上也做得不够好,不符合孩子眼里的执行标准。而是童真的孩子,却能淡定的对待,这真的很值得我去做反思……“知道并不意味着做到”,这是三岁女儿今天给我上的很生动的一堂课!做为无声的教育——家长的榜样,我们真的得更加用心。女儿的“教导”也算是对我们的一种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