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婆婆重男轻女完美表现育儿 |
在女儿的博客里面,出现了很多爷孙俩其乐融融的很多生活片段,可是对孩子的奶奶却很少提及。为弥补这一块的空缺,今天也就来聊点有关婆婆的点滴。想必看到这个标题,亲们肯定要纳闷,有没有搞错:既为“重男轻女”的婆婆,又何谓的“完美”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婆婆有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这点在女儿落地,婆婆那一刻的情绪反应便是最好的说明(《生男or生女,各方心绪对对碰》那篇有提及过)。那时候还以为遇上这样的婆婆,今生要与她和睦相处,难度系数颇大。但是女儿出生后,和婆婆的频频相处,我才知道我这个婆婆,此番的“重男轻女”,并不影响我的日常生活,相反的从做儿媳的角度来讲,我还这这种理念的“受益者”。
因为婆婆的“重男轻女”认为:女儿终究是要出嫁的,是别人家的人;但儿媳是娶进门的,才是真正的自家人(她认为自己将来的生老病痛,都是要靠儿媳的)。这样的理念,在平日的生活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婆婆对“女儿”(小姑子)的不公(要知道,家里的老妈可是把女儿当成宝中宝),以及对“儿媳”的偏爱。回首这几年来,婆婆对我们母女俩的付出,真的是心存感激。往事一幕幕——
孕期里的嘘寒问暖
女儿没出生之前,婆婆并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是在整个孕期,我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婆婆对儿媳的那份关爱。
婆婆总是会隔三岔五地打个电话问一下身体情况。对于我发问的任何问题,如果遇到她也不是很清楚的,她总会在第一时间跑去和同乡的退休妇产医师做沟通,再告诉我答案。(从这点子上,我觉得我的婆婆也很“好学”)。偶尔婆婆还会煲点爱心牌的童子鸡汤送过来。
孕期里享受到婆婆的美遇虽然不多,但从未觉得婆婆离我很远。
月子里的精心照料
一提起坐月子的那30天,到现在我都非常感恩。月子里没让我碰过一滴冷水,每天精心照顾我们母女俩起居……
记得为了保证月子里每餐吃到的食物是新鲜的,婆婆每天都是在早上5:点左右就爬起来杀鸡,再炖上几个小时;那时婆婆没有帮手(公公去帮忙照顾小叔子的孩子,LG和小姑子都在上课),为了保证每天新鲜的点心(动物内脏、鱼类等),婆婆有时需要走上近5公里的路程去菜市场(婆家不在镇中心,婆婆又不会骑摩托车,买东西很不方便)。
月子里的一日六餐,婆婆都做得很精致。那个月,婆婆真的非常辛苦,每天都要独自一人操劳十几个小时。邻居的一些阿婆都看不过去了,“一天弄那么多餐也太麻烦了吧?想一想,我们那个时候生孩子,一天也才三餐,不是……”婆婆乐呵呵地回应了句,“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那个时候是太穷,经济不允许。何况,现在的人能生几个娃?!做好月子很关键!”
打理生活,婆婆确实很有一套,且观念还不会很守旧。比如月子里,她会允许我们适度地吃些水果、蔬菜。一句话:月子里婆婆的精致表现,我是打绝对的满分!
照顾孙女的尽职尽责
女儿落地后,婆婆的那种失落表现,我都有点纠结了:第一反应她应该不会乐意来帮忙照顾女儿。其次哪怕是她愿意来,我也在怀疑她会不会用心带?
洞察力十强的公公,在当时好像是察觉到了我的顾虑,他直接戳穿了这个问题。他明确告诉我,婆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跟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有了非常重大的关系。但是他可以保证,这绝对不会影响到她对孙女的疼爱和照顾。让我要相信他,也相信婆婆。
后来的实际生活证明:婆婆照顾孙女,确实做到精致,女儿的生活起居他照顾得非常好(定点、适量进食和吃水果,带她到户外走动……)。能感觉得到她也一样很爱孙女,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婆婆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女儿和婆婆却很不投缘,时常会在排斥婆婆。只要我们下班回来,她根本都不让奶奶做任何接触。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婆婆从来不在背后说媳妇的坏话,每次别人做调侃的是,“你斗大的字不识,和两个大学生毕业的儿媳妇在一起,会不会经常起冲突呀?”婆婆每次都会说,“不会呀!我两个儿媳妇很尊重我,很……”(这是我从涵爷爷口里得知的。知道婆婆把家庭和睦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哪怕我们偶尔也会起些小摩擦,但是她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感恩我的婚姻生活,让我遇到了这样好的两位老人。一涵的出生,虽然一直让重男轻女的婆婆觉得很遗憾,但是因为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种思想的程度有多严重,对我们而言就不重要了。能有这样精致的表现,是不是算得上“完美”婆婆的表现呢?!在我眼里,是绝对肯定!对她,我依然是心存感激!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的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