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宽运法师-
宽运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8,473
  • 关注人气:57,5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2014-11-05 12:10:16)
标签:

佛学

觉悟的教育

契理契机

因材施教

一门深入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我们可以看见,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社会,问题都要多得多、复杂得多;诸如人类心理健康,人类对生命、对世界的困惑、社会人际关系、环保、吸毒、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

  佛教作为一济世利人的宗教,如何能运用其智慧,解决现实社会人生的问题?相信这是今日佛教徒应该深入思考的;也是佛教在新世纪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近日香港社会发生学校罢课、学生上街游行、抗议的事件;本地一位著名学者曾感慨地表示:「不要怪责年青人,这是所有成年人的责任。」这句话实在非常之有深度,不禁令人对现时的教育方式产生一大问号──我们有没有将下一代教育好呢?

  因此,下文试以佛教教育的教学原理,希望为目前的社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与启迪:

  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更是一种教育──觉悟的教育;即佛陀对众生的教育,是一种以德育为根本,以解脱觉悟为目的,并以文化为纽带的教化方式。也就是说,佛教教育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手段,它的教学原理不但可以弥补目前教育的不足,同时可以使世界、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命更加美善与幸福。

  佛教是包括教师(本师)、教义、学生组织、清规戒律、仪规制度及修行体验等内容的综合体,在其弘传过程中形成种种特点,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道德教育。佛陀与信众们之间的关系,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师生关系,这是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才有的一种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社会活动,学生既是实施教育的对象,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说明学生掌握教育内容以实现自我完善,就是教育的基本目的。而佛教教育不是一般的世俗教育,佛陀也不是一般的老师,他具有特殊的成长经历、心理情感、才能品格、教化方式,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非比寻常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就是向学生传道、授业,并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活动。教学往往需要一定的场所空间、作息时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佛教教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显示其自身非常注重教育手段的有效性,主张说法教化要契理契机,要因材施教、要随机摄化;即针对不同根性的学生来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这就是佛教教育的总教学原理。

  从佛教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通过许多佛教经典,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不同根性的学生,佛教的教学工作有几项教学的原则,足供现代化教育教学参考,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六个原理:

 

一、 契理契机、自学自觉之教学原理

 

  佛教教育不是一般的世俗教育。佛祖释迦牟尼具有特殊的智慧与能力,在弟子们心目中具有非凡的地位。我们在佛家的经典上常看到,佛陀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必先「入定」,以观察学生的根基;根据学生的心理取向、知识多少、智力高下、接受特点、理解能力、关注焦点等具体问题,然后选择适合的经典和教法,展开讲经说法,适时地予以教育诱导,帮助他们增长心中微微发动的善念,消除蠢蠢欲动的恶念,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给予学生自学辅导的方式实施教学过程。

 

  佛教讲究闻、思、修的教法,就是说,听闻正法、课程之后,还要如理思维,观察入定,这样才能把所学到、听到的知识深入到自己思想行动里面去,转变自己的思想,与所学的成为一致,这就要求和戒、定、慧相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修持功夫。所以佛陀的开示总是契理契机,而且善用巧妙方便的言词,使出身不同、根基不同、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了解。例如在《无量寿经》,佛陀告诉我们:「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诺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善能自度,体相拯济,精求明愿,累积善本。」佛陀的要求就是「勤力精进,自致作佛」(《佛般泥垣经》)。觉悟成佛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故欲想完善人格,就必需自身努力、奋斗、自我学习。佛陀面对八万四千众生,为了引导他们学习,因而开设了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门深入,都能得度,都能觉悟解脱,都能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学生通过佛陀教导之后,学会了自己学习、自我思维,自觉自悟。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个听佛陀讲经、说法的人,都能依个人根性的需求,自我辅导成功。而且每个人都觉得佛陀的说法是专为自己而说,而不是为别人说的;是佛陀专为自己的困惑、烦恼、痛苦而作的开示,因此听了之后,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满足,法喜充满。这种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根本关键所在,十分值得现代教育者深入思考。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二、 戒、定、慧合一之教学原理

 

  教育学把教育内容的总和称为「课程」。课程在佛教教育中即相当于三宝中「法」的部分。佛教对「法「的基本观点,就是佛教教育的「课程观」。佛陀以戒、定、慧三学教授众弟子;戒、定、慧三学可以说是佛教教育的总纲领,所谓「依戒资定,依定生慧,依慧断除烦恼,显法真理」。广义的戒律指的就是「如理如法」,唯有如理如法地生活行事,才可以使心处于定境中,才不会散乱无序;也唯有使心定下来,才可以生发出智慧。是故,「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定、慧二学,虽然谈的是体育、智育,但是在佛陀的观点,品德教育是离不开智、体、群、美等领域的,所以戒、定、慧三学是三而一,一而三,不可分割的。

 

  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其实都是建立在戒的修行上。出家修行,首重戒律。同样地,在家修行的弟子们也要严持五戒;唯有把戒持好,再辅以身心的锻炼,才能入定、生慧。所以「德行教育」的实施,必须戒、定、慧三者合一,所谓「三而一,一而三」,如此的教育基础才会稳固,才能有真正的成效。在《涅盘经》中,佛陀告诉我们:「戒是一切善法之梯磴,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而在《佛遗教经》中,佛陀又告诉找们:「心有定故,能知万象生灭之法。」说明了只有戒、定之后,才能「皆悉了达诸法实相,自性平等,犹如虚空,又于一法中,了一切法,无分别智,长现在前」。所以德行教育的实施,必须戒、定、慧三学同时实施。

 

三、语言、行为、心灵相结合之教学原理

 

  如果从语言、行为与心灵三方面来看,教育一般分成三种:言传、身教与以心印心的心教。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言传(言故)只是其中一种,身教与心教属于静默的教育。老子称之为「不言之教」,其实是一种更为有效而高尚的教育方法。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开示的经典无数。不过,佛陀不但重视为众生说法,更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教化众生。例如:有位老比丘眼睛有毛病,要缝袈裟时,无法穿针引线;佛陀知道了,就替他穿针;有个比丘平时不为病人服务,等到他生病时,没人照顾他;佛陀为他洗净身体,照顾他的饮食,并且对他开示,劝他以后要主动照顾别人、广结善缘;到生病的时候,才会得到别人的照顾;又有一次,毗舍离城闹瘟疫,佛陀不怕被传染,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等。类似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在佛经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佛陀的静默教育方式,需要老师与学生能够共同生活,面对面交流,情景交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契入老师的心灵,才能养成高尚而睿智的行为习惯。正如儒家所说:「言教则讼,身教则从。」古今中外,任何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十分重视身教的。所以佛教的德育教育更是言教与身教并重,充分利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以言为主,而以班级集体为单位,以课堂与学校为教育主要场所,使学生与教师甚少机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生活与教育的分离,使身教与心教成为教育的一种奢望而无法实现。只有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一对一的交流中,导师的思想、语言、行为习惯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学生身心上的各种问题才能获得及时的疏导与解决。

 

四、 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原理

 

  由于每个学生的禀赋或品性之差异,因此自然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想法,有矛盾的与合理的思路,唯有在生活与教育一体化的环境中,老师与学生才能够进行自由的对话,进行六根互对的全方位交流;老师的眼、耳、鼻、舌、身、意直接面对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心理的演变过程。在长期的教学与熏陶下,学生就能够把课程理论──「法」,化为自己的行为,再从自己的行为融入到自己的心里,再从心里细化到意念,最终达到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无不与法相应,这就是佛教修行不离现实生活的教化方式。

 

  现代的教育强调专业、自主,因此身为老师者,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专业的素养之外,更应该契合所有学生心理的需要,因时因地实施「契理、契机」的教学。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佛陀针对八万四千众生,开设了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就是希望每个受教育的学生,人人都能成佛。同样地,今天的教育,我们强调教学自主,每个老师都必须文武兼备,真正具有教学自主的「本钱」与「实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要。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在经典上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每次说法,均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由此可见,佛陀的说法,同一时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若到信众家中应供开示,听众少则三五人,多则一百多人。同样地,在经典上,我们也看到佛陀为个别的众生单独说法。例如:周利盘陀是个傻子,跟他的哥哥一起出家修行。可是他太笨了,一首四句偈学了三个月都学不成;他哥哥就赶他回家,他伤心地哭了起来。佛陀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单独告诉他:「愚笨而不知道自己愚笨的人才是真愚笨,您知道自己愚笨,可见您不是真愚笨。」佛陀还教他「拂尘」、「除垢」这两句简单的法语,然后让他天天扫地,净除身心的尘垢。经过一段时间的专心修习后,周利盘陀的烦恼断了,智慧也开了。此外,音乐家闻二百忆及央掘摩罗的开悟,都是佛陀针对他们特殊的根性,实施个别化的教学的成功例子。所以,老师教学时,需要不断地观察学生,不断地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取向,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百分之百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同时在教室里及时面对面地解决与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见佛陀的教学能同时兼顾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才称得上是真正专业、善巧、圆融的教学。

 

五、 善用譬喻引导之教学原理

 

  相信曾为人师者都知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善用「譬喻」可以将为人处事的道理轻松地、生动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循序渐进地进入课程内容,使学生感觉到课程充满了吸引力。同样地,每个学生聆听佛陀讲法之后,都会被教法深深地吸引着,觉得佛陀正在为自己讲故事,而不是在讲课;从这些譬喻故事中,佛陀引出生活实践的道理来,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直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在《百喻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轻松地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说出宇宙万事万物的大道理来。在其它的经典中,佛陀也是善用譬喻的,例如在《涅盘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佛陀趁着弟子在帮他理发的时候,教导他入了四禅天。在《法句譬喻经》中也有这样的故事:佛陀和弟子走在路上,看到一张旧纸。他问弟子那是一张什么纸?弟子捡起来看了看说:「那是檀香的包装纸,仍然有檀香味。」他们继续往前,看到一条绳子。佛陀问弟子那是一条什么绳子?弟子捡起来看了看说:「那是绑鱼的绳子,上面仍有鱼腥味。」于是佛陀就以此为契机,教化弟子说:「纸与绳子原本都是干净的,可是,接触到不同的外缘,气味却变得大不相同。所以我们修行人也是一样,亲近善知识,久而久之,成贤成圣。可是如果交到坏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学坏。」如果今日的老师们,都能如此善巧教学,相信教育自然就会成功。

  当然经典中还有很多其它的例子,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这种生动、活泼的譬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类化学习,实施教学,正是现代教育应努力学习的目标。

 

六、 激发学生意志力的教学原理

 

  综观古今中外,在一切的教育活动中,意志力的激发可说是至为重要。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少年养志」,年青人唯有确立了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正确的方向,走得更高、更远。如果立上志,得其中,一生就会很有成就;如果立下志或者胸无大志,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事无成的。因此孔子说,他「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行不踰轨」;经过多年的「学」与「习」,才过渡到「教」,一生从事教育事业。

  同样地,在佛教教育中,佛陀也强调意志力的启发──学习的前提就是发起最高、最远、最远的大志,即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心,也就是通过正确的学习道路,追求最高的觉悟与智慧。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曾训诫我们:「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善发无上大愿」就是立志立愿,就是最大的意志力。佛法的修行首重的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修学的动力,更是成佛的根本。佛教把致力追求觉悟真理、解脱生死轮回的决心,也就是「菩提心」比喻为超越时空、超越生命的金刚种子;此金刚种类一旦发起,就如同坚不可摧的金刚石一般,可以破除一切障碍,确保人们能够永远走在觉悟真理的道路上,直至获得完全的解脱与自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佛典中,菩提心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贯串佛教教育始终的核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最高觉悟的心愿,是不可能成为有诚心、有恒心的学习者,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觉悟者。

 

 

结语

  传统教育原以修身做人为本,现代教育却似乎逐渐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为人处世的大前提,所以社会问题才会不断增多。学佛其实首先就是教我们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从一个好人开始,到贤人、圣人、罗汉、菩萨,直至成佛,正如近代人间佛教提倡者太虚大师所说:「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佛教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做人的教育。现时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是严重脱节了,求学的目的离不开专业知识、学位与文凭;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生到教授,无不为成绩、为学位、为文凭、为升等而努力奋斗。试问除了专业知识、学位、文凭以外,求学还有没有更高的理想、价值与意义呢?年青的学子们,你们有否真正的思考过呢?

 

 

从社会现象看佛教教育原理之化世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