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从明曲看明朝民女对待感情背叛心理活动(新浪推荐12年第62篇)

(2012-03-18 18:03:23)
标签:

明代

散曲

欣赏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原创

                          【用心原创】从明曲看明朝民女对待感情背叛心理活动(新浪推荐12年第62篇)
                            (新浪网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是指很难揣摩把握。还有种说法,女人是本难懂的书,是指很难理解读透。这些观点,无一不是讲“女孩的心思你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其实,女人心既像大海般深不可测,也如大海般广阔宽容。她们敢爱敢恨,能为情而笑,敢为爱而生,也为真而哭,尽为伤而痛。

    明朝有位作家叫施绍莘(1588-1640),写了一首《丢开》的散曲,展示了一位少女被男友背叛,想主动提出和负心汉分手,即想要“丢开”负心男友的复杂心理活动。此散曲的内容是:

   [南中吕·驻云飞]丢开

 索性丢开,再不将他记上怀。怕有神明在,嗔我心肠歹。呆,那里有神来!丢开何害?只看他们,抛我入尘芥,毕竟神明欠明白。 

虽说分手在很多现代人看来,不再是很大的事情。既然不相爱,既然不珍惜,那就分手、那就丢开。但对于一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尤其是遭到背叛的女孩来说,事情绝不如此简单,爱过了有不舍,恨过了存心痛,梦过了在清醒,伤过了想坚强,这一切都需要慢慢抚平、慢慢恢复、慢慢树立。

 从散曲的内容看,可以说,其内容共表达了这位女孩的四种心态:

 其一,“狠心”。就“索性丢开,再不将他记上怀”一句看,其“索性”二字,透出的是一种痛苦后的“狠心”,体现的是一份伤害后的“绝情”。既然你不珍惜我,我何必再留恋?显示出梦碎后的无奈,痴迷后的清醒。

 其二,“害怕”。因为首先提出分手,会否被周围人、让社会上、使环境里对自己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身为弱小女儿身,不能不顾及、不可不多虑。也许因此有人会说自己很“歹毒”、很“过分”,也许因此有人会对自己有看法、有异议?这决定前的思前想后、反复思忖及优柔寡断,体现出了该女性的痴情、温柔、婉转、矛盾……

 其三,“痛苦”。一想到“抛我入尘芥”,就忍不住悲上心头。无情无义的他,誓言尤在耳边,蜜语尚在回荡,就将自己弃之若“尘芥”,焉能不痛苦心酸?一个被侮辱的女孩,她的丢开,如此艰辛坎坷,如此泪如雨下,如此百转千回,明明是自己情伤遍体、受骗受辱,却还心存恻隐之心,生怕对方受苦受痛,如此感情丰富,如此感情细腻,凸显了中国女性的真实善良一面。

 其四,“坚强”。毕竟,沉湎痛苦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味退却不是明智的选择。事到临头,只能丢开,也只有丢开,才能重新站起来,才能重新挺直腰。所以,她觉醒了:“丢开何害?”、“毕竟神明欠明白。”所以,她决定了:“呆,哪里有神明在!”义无反顾去丢开曾经的痛苦,寻找崭新的幸福。

 短短的一首散曲,不足70个字,却浓缩了被抛弃女孩如此众多的心理活动,实在简洁精练,实在字字珠玑。

我们今天细细赏读明代散曲,不仅能了解明朝文化深厚,也能体验明代社会生活,真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