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首页9.16推荐)

(凤凰网论坛精华排行)

(人民网强国博客首页推荐)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对王安石的了解,一般人会局限于他是个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的范畴,殊不知他在为官期间对自我要求甚严,不仅不跑官要官,不贪图财物,还毫无“生活作风”问题,很是令人敬佩。
据史料分析,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高官大臣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娶了好几个小老婆。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王安石在开封做了宰相,权势很大;他主持变法,意志坚定。尽管他因为变法而树了不少政敌,但在王安石的生活问题上,没有一个人能说一个“不”字。王安石终身没有娶一个小老婆,更没有包“二奶”,甚至别人给他娶好了小老婆,他也坚决不接受,而是和原配相守相伴,实在难能可贵。
曾有这样一件事。王安石身为北宋的高级官员,日理万机,非常劳累。一天他下班回到家,刚进书房,不禁一愣,只见里面端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她衣着华丽,妩媚窈窕,姿色动人,含羞地看着王安石。王安石感到惊诧,忙问她是谁,为什么到他书房里来。姑娘告诉王安石,她家里蒙受了不白之冤,被人诬告,家里人被押进大牢,需要拿钱赎人,可是家产全部查抄后还差很多钱。法官告诉她,只要能交钱,她的家里人就可以全部获释,如果没有钱,她的家里人就要被判刑。姑娘实在没有地方去筹措钱款,万般无奈,才自卖自身,被领进了这个大院。说到伤心处,姑娘忍不住掉下了伤心的泪水。王安石听完哭诉,立即命人将她送回家,并且为她主持了公道。
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吴夫人,他不娶小老婆完全是出于自律,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加上,王安石除了不爱色之外,还不爱官、不爱财,被当时的百姓誉为“三不爱官员”。
好一个“三不爱官员”的称号,不说在“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物欲横流的封建社会里,不说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古代为官的政治环境下,仅面对美色而不贪不恋不图就极为不易。王安石身为高官,能够如此两袖清风,如此坚持原则,如此独爱妻子,慢说古人,就是今人要真正做到也属难得。
让我们惊叹的是,当代也有位“许三多”竟也十分出名,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因钱多(钱财两个多亿)、房多(房产多处)、情妇多(两位数),与王安石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他已经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被判处死刑,但依旧潜伏在黑暗处的贪官们,还有多少人仍在继续沿着“三多”的路走下去呢?我们无法得知。
何以会有“许三多”之流存在?这个问题很复杂、很纠结,大家自会见仁见智,答案各不相同。但依笔者看,他们缺少对权力的敬畏、缺乏对法律的敬重、缺失对感情的敬慕,不能不是根源之一。因此,面对王安石的“三不爱”,是否能引起那些贪慕高位、贪恋财富、贪图美色的人们汗颜呢?我想只有汗颜是远远不够,还需要许多其他的东西来制约、监督和惩处才行。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