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换届何时能杜绝“夜半铃声”?(新浪推荐11年第104篇)

(2011-05-19 06:13:26)
标签:

换届

不良之风

现象

分析

杂谈

分类: 原创

                             【用心原创】换届何时能杜绝“夜半铃声”?(新浪推荐11年第104篇)
                                  (新浪网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为了保证换届工作平稳、健康、有序开展,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年初联合印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明确提出“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期望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据有关报道,这些纪律要求是

    严禁拉票贿选。不准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通过宴请、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委托或者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举办联谊活动等形式,请求他人给予自己关照;不准贿赂代表;不准参与或者帮助他人拉票贿选。对拉票贿选的,一律排除出考察人选,已列为候选人的取消候选人资格,已经提拔的责令辞职、免职、降职或者依法罢免,贿选的还要依纪依法处理;参与或者帮助他人拉票贿选的,比照为自己拉票贿选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理;

  严禁买官卖官。不准以谋取个人职务晋升、调任、转任、留任或者提高职级待遇等为目的,贿赂他人;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为他人谋取职务晋升、调任、转任、留任或者提高职级待遇等为目的,索取、收受或者变相索取、收受贿赂。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予停职或者免职,再根据情节轻重进一步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通过行贿手段获取的职务坚决予以撤销;

  严禁跑官要官。不准采取拉关系、走门子或者要挟等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或者职级待遇;不准封官许愿,或者为他人提拔调动说情、打招呼。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相应的组织处理,并记录在案;对搞封官许愿或者为跑官要官的人疏通关系、说情、打招呼的,要严肃批评,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等严重后果的还要追究责任;

  严禁违规用人。不准违反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不准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不准任人唯亲,指定提拔调整人选;不准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不准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准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对违反规定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一律无效,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严禁干扰换届。不准以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准编造、传播谣言,诬告陷害或者侮辱诽谤他人;不准在换届选举期间私自向代表赠送纪念品和散发各种宣传材料;不准阻挠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对干扰破坏换届选举工作的,一律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从上述规定看,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真可谓是想得周到、严密、全面了,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能够严格监督所有涉及换届官员认真执行、切实做到,确实可以使换届工作风正气清。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以往的换届曾或多或少出现过一些令中央不满意、让群众不赞同的做法和行为。如今,会不会又出现“涛声依旧”的局面?已是广大百姓极为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结合笔者对地方换届工作实践的一些做法、出现的一些现象、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一些意见等,加以粗浅探讨。

    我们应当承认,本次换届省市县乡四级同时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准备工作的细致程度前所未有,组织安排的周密程度前所未有,广大群众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因而,在绝大多数地方,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把握政策滴水不漏,相关部署井然有序,选举工作有条不紊,真正体现了中央的要求,真正贯彻了换届的政策。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是否还存在值得我们加强、提高和警惕之处的问题呢?笔者私以为,现实状况往往并不容许盲目乐观。近期,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分赴我省一半以上的地市检查工作,所到之处无不听到有关换届工作的消息和议论,虽然这些消息大多是正面的积极的。我有位在地方工作的挚友,身处地方党委副职岗位,也可以说是位高权重的领导。他最近与不少同事一样,常常被不约而至的电话铃声干扰得苦不堪言,一打听原来是在换届中,需要履行一项名为群众评议的程序,初衷肯定是好的,却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凡是需要他们给人打分或投票之前,都会接到来自上级和下级众多领导干部的“请求多多关照”的“亲密来电”,有时成天电话不断,干扰了正常工作,甚至在半夜三更时分也有这样的铃声骤然响起,生活规律也被打乱……

    按说,中央的规定很明确,严厉禁止各种形式的贿选拉票活动,打电话、发信息联络感情,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行为。问题是规定归规定,做法归做法,类似现象屡禁不止。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这般举动如此普及和猖獗?看来,在人情面前,在利益面前,在权力面前,规定再多再严,缺失了有效监督,都不是真正使人望而却步的“超高压线”,都不能成为不敢或无法逾越的纪律“鸿沟”。

    假如说,此种现象得以蔓延、不能遏制,严格的规定、严厉的纪律,就变为纸上谈兵,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危害不仅体现在换届时的不正之风横行,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开展质量。试想,组织部门把听取基层意见和收集群众民意当做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程序,确实是很好的做法,但换个角度看,坚持原则的官员,免不了得罪人,伤害私人感情,若为了在今后多得票得高票,为了在将来推荐能榜上有名,只能做老好人,当和平官,否则票没有了,官就就当到头了,恐怕无人会拿自己的官场前途和政治生命开玩笑……好措施竟然引发如此哭笑不得的结果,无疑有些杯具的意味。

    就事论事地讲,这种把考察民意的行为演绎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打招呼”“拉关系”的“创举”,不仅于事业发展无益,也于政坛风气改进有害,更于我们将来工作有效开展存百害而无一利。换届之年,本应换出新面貌、新形象、新风尚,而不是离气正风清越来越远。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处于换届之际,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时刻警惕浮出面上的、藏在背地里的不良做法,切莫掉以轻心,切莫疏忽大意,让心术不正者投机钻营卖乖得益,使正派官员、公心干部伤心,叫广大群众、众多百姓寒心。

    笔者认为,这种不正之风并非已经无药可救,并非已是病入膏肓,只要我们严肃纪律,严格操作,加强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把害群之马揪出在暴露之时。既教育广大干部不得违规违纪,也严惩顶风作案人“杀一儆百”,狠狠打击,绝不轻饶,对情节严重者,甚至采取直接罢免方法,不再使用。唯有如此,才能杜绝“夜半铃声”现象再现,真正还官场一个择优使用的用人导向、还换届一个气正风清的大好局面,否则现状堪忧,后果堪忧。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