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典故,源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后来随着词义的演绎,“背水一战”多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战争年代,“背水一战”往往成为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对敌斗争的方式,往往成为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勇敢作战的法宝。在建设年代,“背水一战”并未过时,它依旧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做好某件事、甚至通过激发潜能,极力开拓出自己事业一片天的重要方法。
记得前些年,我在基层任职期间,曾主管过招商引资工作,到过福建、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接触过众多商业界、企业界成功人士,他们大多具有一个特殊特点:无学历的当老板,高学历的当老总。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看似不合理却普遍存在的现象屡见不鲜呢?
文化水平高的人,给文化水平低的人打工,既是一种经济发展初期不可忽视的现状,又是市场经济特性无法回避的现象。毕竟,市场经济很“公平”,它具有自主、平等、竞争、开放的特性,凡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屹立不倒的成功者,即便不是自身原来已有成功所需的素质与能力,也会由于竞争与磨砺积淀出成功必需拥有的水平和悟性。就这个意义看,诸多老板的成功属于“被迫成功”。
笔者在杂志看过这样两个例子:有一对农民夫妇,在北京一家菜市场卖菜,只能算活命的差事,不能算是一门生意。结果,这对农民夫妇,硬是闯出一番事业。
一次,农民夫妇批发蔬菜时晚了一点,好一点的菜都被批发完了,剩下一些个头小的货色。蔬菜卖相不佳,生意当然不好。这对农民夫妇发现,当天的外国顾客要比平时多,外国人买菜与中国人的选择标准也不一样,他们竟把那些个头小的菜买走了。以后批发蔬菜时,他们就有意多进一些个头小的,慢慢积累了一批固定的外国客户。
面对这已有的市场,农民夫妇想,能否专门卖外国人喜欢的蔬菜?他们行动起来,在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蔬菜商店,生意很好,后来生意越来越大,他们就在北京开蔬菜连锁店。现在,这对农民夫妇从单纯卖菜发展到种菜,专门种外国人爱吃爱买的蔬菜。他们俨然已不再是单一经营的菜贩,而是颇具规模的企业主。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深圳。有一个人,找了一间很小的门面房,安上一部电话,开展电话业务。这是一门小生意。电话机不占空间,于是,他在门口,摆了一个小桌子,卖一点小文具,算是副业。
经营一些时间,他发现文具的营业额比电话还高,于是,他改行卖文具。文具做大后,在深圳,他开了很多文具连锁店。小小的个体户,变成了大老板。
以上两个老板成功的事迹,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很能说明问题。他们的成功,固然是善于发现,抓住机会,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结果,但他们最初从事的职业,都是被迫的。他们找不到更合适的职业,只好被迫去创业,于是成功了。
我们常说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个道理固然不错,但却可能忽视了对“准备”的理解与感悟。并不是有了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成功前的“准备”行囊里,眼界的高远、抉择的坚毅、机遇的把握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其中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拼搏精神和科学分析、善于总结的睿智头脑,是极为重要的。
可以说,对成功者的辉煌,没有人不羡慕,没有人不敬佩。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创业的艰难与不易?笔者曾到广东虎门考察过一位成功者。他貌不惊人,只有初小文化,却聘有2位博士经理在管理着两家令人骄傲的企业。一家是当地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每年光是摊铺租金就高达2千多万收入;还有一家是只针对宝马奔驰一流汽车的全进口设备及组件的4S汽车维护保养厂,年产值过亿。据介绍,这位成功者,起初是摆摊设点起家,再批发家电奠定一定基础,后来涉足房地产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也许有人对这些“被迫成功”的老板,不以为然,觉得他们是时代幸运儿,是瞎猫碰上死老鼠而已。我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在创业之初,若是没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勇气与毅力,是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与辉煌。尽管,他们水平不高,有些人甚至没有学历,而给他们打工的人学历很高,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这并不能说就是“知识无用论”的证明。
一般意义上说,知识水平、素质能力、机遇把握是成功不可缺乏的关键因素。而科学管理、先进经营更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有些老板仰仗“被迫成功”,走完了创业之路。但创业成功后,他们容易自我膨胀,以为那些高学历的人,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当企业的规模超出自己的管理能力时,老板要么聘请高学历的职业经理人,要么停止发展。残酷的现实,使老板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局限性,不得不对高学历的职业经理人刮目相看。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都是大学未毕业就辍学创业。有一次杨致远与大学生对话,他忠告大学生们,还是应该先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然后创业。这些辍学创业的老板,聘请的经理和技术人员,无一不是高学历人才,就是对知识能力的认可、对科学管理的信奉。
眼下,不少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莘莘学子,或好高骛远,心存浮躁,往往眼高手低,想一鸣惊人,对成功看得过于简单容易;或产生畏难情绪,不知所为,常常左一榔头有一棒,干啥都没有定性,对成功想得遥不可及。这都是不好的心态。期望成功,唯有摆正心态,调整心境,脚踏实地,通过科学分析,量力而行,辅以背水一战的精神与毅力,才能开好头、起好步,逐渐跻身于成功者行列。
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两条警句:一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二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实践了它的要义,成功就再也不是“水中捞月”了。
朋友,创业之路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