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北约从美国手中接过利比亚的空袭指挥棒,继续以“保护利比亚民众的名义”对利比亚政府军、甚至是无辜群众狂轰滥炸,继续充当着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未竟的事业。
说实在的,美国为了早日在战争的泥潭里拔出深陷的脚,不得已把空袭利比亚的指挥权移交给了北约,而北约作为美国的战略伙伴、亲密战友,则“责无旁贷”地履行起“老大不在冒充老大”的职责,希望通过倾泻的炸弹与燃烧的战火,谱写他们兴高采烈的笑容、获得他们馋涎欲滴的利益。
于是乎,北约的战鹰在利比亚上空翱翔,配合着利比亚反动派的地面进攻,一次次地冲击打击着利比亚政府军。可惜的是,据媒体报道,4月7日,利反政府武装推进至布雷加与艾季达比耶之间时,遭受北约炸弹袭击,造成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大量装甲车受损或者被毁,数千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慌忙从艾季达比耶后撤,返回大本营班加西。
美国媒体4月8日报道,北约负责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副指挥官拉塞尔·哈丁今日证实,北约战机的确在利东部地区误袭了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不过他们拒绝道歉。
哈丁表示,北约方面此前没有收到反对派在使用坦克作战的消息。在过去,只有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武装使用重型装甲车。他还解释称,利比亚东部城镇布雷加和艾季达比耶之间的局势仍不明朗,北约战机飞行员很难准确辨认出政府军和反对派。
在笔者看来,北约官员拒绝道歉,是肯定有他们的“道理”的。设身处地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所在。主要理由有三:
一是北约与利比亚反对派之间不具有平等关系,不可能放下身价道歉。
北约集团是除了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组成的军事组织,受美国委托开展对利比亚军事活动,是打着“保护民众权利”的旗号、干“拉大旗作虎皮”的勾当,焉能与利比亚反对派平起平坐?在他们眼里,利比亚反动派只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何必为了“兵卒”,“扫”了“将”的“面子”!
二是北约空袭利比亚并非正义的战争,仅是争夺地盘争取利益的强盗行为。
自古以来,强盗逻辑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出师有名,为了标榜自己毫无私心。既然出现了“误炸”,也不是他们这方的责任,肯定是由于“技术问题”,或“情报问题”,才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现状发生。北约负责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副指挥官拉塞尔·哈丁表示:“北约方面此前没有收到反对派在使用坦克作战的消息。在过去,只有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武装使用重型装甲车”。显然就是一种“强词夺理”、掩盖错误的行为。
三是北约势力强大而利比亚反动派弱小,强势就是强者才有充分话语权。
我们知道,利比亚虽是北非的一个小国家,却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必经之路,还是石油盛产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作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如今好容易被美国北约等煽动反动派对抗政府军,点燃战火,他们自然希望能够“浑水摸鱼”,强化西方国家对其的影响与干预。
但毕竟这种影响与干预,并不是真正要帮助反对派夺取政权,自立门户,独立执政,而仅想扶持一个西方需要的“傀儡”而已,以争取最大最佳利益。所以,此次北约“误炸”,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过失,何必提高到“道歉”的高度?作为支持反对派的幕后老板,反对派只能“吃哑巴亏”了。
无数事实证明,缺乏实力的一方,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话语权。公平只能在彼此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才能彰显。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