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突发事件中官员应怀有检讨心态

(2010-11-21 19:50:48)
标签:

发生

突发

事件

需要

检讨

杂谈

分类: 原创

                     【用心原创】突发事件中官员应怀有检讨心态
                              (华声论坛华声观点推荐)

我们常见媒体与报端有一种状态,每每发生突发事件,公众看到的不仅是事件本身的损失,还有很大篇幅是政府如何组织事后抢救挽救补救、官员如何一马当先冲在第一线之类的歌功颂德文字。这些做法,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前提,平时我们许多工作都已做得万无一失、几乎十全十美,所有意外事件的发生,仅是不可抗力导致的结果。

应该承认,有的时候,确实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如难得一遇的大旱大涝、无法预计的泥石流、不可预测的地震等;而有时却并非如此,如重大交通事故、特大火灾、严重矿难等。因后者存在不少人为因素,排除有意所为,仍有防范不严、预防不力、监管不够等缘故。

曾经有个时期,我们面对灾害和事故,常常突出报道怎样与天斗与地斗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把突发事件的损失减到最低,从而信心满满、得意洋洋。但前不久,某国发生矿难事件,被困矿工在井下数十天,竟然无一伤亡,全部安全回到地面的奇迹,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发达国家把事故伤亡降到最低,结果竟然“大不同”。我们过去的一些做法、一些补救,曾引发许多欢喜与激动,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与先进国家距离很大,以往的成就感无疑只是“夜郎自大”、沾沾自喜罢了。

也许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眼泪”背后寻找自我安慰自我激励的根源与理由,已经熟练了在“悲痛”背后寻求救助成功救援成就的思维方式,能把“坏事最大限度变成好事”。(当然,在一定意义上说,化悲痛为力量是好事,需要肯定)。比如说,风调雨顺,粮食增产,我们会说夺取了农业大丰收;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业歉收严重,我们又能够说抗击灾害,已把损失降到了最少。农业是如此,其他行业也莫不是如此。

其中,有没有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的成分,不好说。但肯定是不够实事求是。这种宣传方式 、这种舆论口径,尽管有时确实可以起到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但大多数时候却颇有“粉饰太平”、“自我欣赏”的意味。按说,我们并不缺乏面对灾害的勇气,更不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那究竟是为了什么会这样做呢?

我们一直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一直都要求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许多官员,未必都严格做到了这一点。试想,夸夸其谈的打算,落到基层单位执行实处的有几多?请看,高高举起的“板子”,落到被问责官员身上的有几重?做样子、顾面子,损害的不仅是一时一地的真实,而是关系事业关乎民生的大事,可见自我欺骗的做法害处太大,不容小视。

唱的也许比说得好听,但永远也成不了事实。凡事临头,别光想怎样“出彩”,关键是如何使百姓“免伤”。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民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只要心贴近了群众,情密切了百姓,何愁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因此,面对突发事件,各级官员应多一些检讨心态,静心研究如何防范、精心探讨怎样杜绝或减少类似的问题再发生才是正理。千万不能像某石油单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仅不查找原因处理“元凶”、反而大肆表彰扑火英雄的本末倒置之事才好,免得贻笑大方,丢尽颜面,失去声誉,伤透民众心。

检讨,不光是问责,最重要的是能避免人为再犯错再失误,能减少杯具再重演再降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