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锵锵杂谈精品文章推荐)
最近有民众反映,渭南华县一些山崖的石头就被涂上了绿颜色。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山崖大多是一些采石场遗留下的,而上面的绿颜色是后来被人为喷上去的。当地国土资源局矿产办李主任称,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就这样弄了,从网上找的,从外地学的经验。(《南方都市报》9月2日)
看到报道后,笔者心中涌上一阵阵说不出来的感觉。随即打开网页一搜寻,N条相关报道与评论挤满了电脑屏幕。拜读不少很犀利的文章,着实钦佩起他们的独特眼光与锐利笔锋。激发了自己的思路,也很想说上几句。
不说这种方法有多创新创意了,毕竟一个“先进经验”已经涵盖了全部;不说这样做法有多简便了,毕竟此类“一涂而就”已经省事省力到极致;不说这项举措有多“实在有效”了,毕竟是基层有面子领导有笑颜的“双赢”结局;不说这般活动有多“风光无限”了,毕竟绿了岩石绘了“锦绣”……
我们都知道,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佳环境,需要每个人关心关注关爱,需要众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爱护呵护保护,岂是神来一笔“一涂而就”的“创举”?倘若,仅仅需要诸如此类的“发明”,何必去挥汗如雨苦苦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就笔者看来,“一涂而就”至少有五大不宜:
少儿不宜。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直接影响世界发展的趋势与走向。在孩提时代,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也是最容易被扭曲被污染的。今天,作为他们的长辈,用自己带有“历史性创新”的手法,把秃山涂绿、使垃圾隐身、用墙档破陋等等做法,将给孩子一种什么启示?是说“面子比实际重要”,还是说“伪装术”是现实不可避免的存在?真善美的教育会不会在潜移默化中轰然坍塌?再者,使用化学品的油漆涂绿岩石,还将给环保带来不可估量的贻害,将来不是坑害了下一代吗?于是,少儿不宜的答案已经跃然纸上。
女士不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以女士为甚。作为女性,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相貌出众、身材窈窕,没有人不祈求自己仪态端庄、气质高雅。假如,一旦“一涂而就”的“先进”做法,被时尚被流行,广大女性岂不是要重重的涂脂抹粉、紧紧的束腰瘦身了吗?也许艳丽美是有了,自然美就消失了,健康美就远离了。试想,我们每天面对着如面具式的化妆女,心里能产生真正的欣赏与愉悦吗?其实,没有健康的美,丢弃自然的美,都是难以持久的,都是极其有害的。
职场不宜。人在职场江湖,确实常常身不由己。但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用是必须遵守的。诚实,是沟通的基础;信用,是交往的关键。没有这样两条,无论是什么高人,都一样寸步难行。欺瞒总是一时的,哄骗更不可能长久。“一涂而就”的“经验”,只能给职场人歪的启发、坏的榜样。做一项工作,蜻蜓点水,草草而就,不可能有实在意义;干一件事情,虚假瞒报,欺上瞒下,不可能有真实效果。以劣充好、以假换真,到头来只能落个砸了牌子丢了饭碗毁了事业的“无言结局”。
政坛不宜。有报道指出,从公共行政的角度看,“绿漆刷山”无疑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乱行政、乱作为,要说“经验”,那也只能是欺世盗名、瞒天过海的经验,为了盲目追求政绩不惜欺上瞒下的经验。而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绿漆刷山”更是毫无任何“先进”可言,完全就是一种悖谬十足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经验。日前还有报道说“面子楼”“扑克楼”工程大行其道,其实与这种“戴绿帽”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急功近利的官帽而临时性披上了绿马甲。看起来,作为官员想出这样的“点子”,无非是为了“面子”“帽子”,很是杯具。
环境不宜。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搞政绩工程养眼工程糊弄人工程伪科学工程的做法,无疑是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份资料,显示近段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常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据统计,几乎两天就有一起相关事件发生,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当我们不知不觉损害了生态平衡,当有些人不顾一切破坏自然环境,大自然的报复将百倍让人类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尽管,早就提倡“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为什么还要不择手段地违背诺言、抛弃誓言而轻易食言?
现如今,当“绿化不足漆来补”的荒诞戏堂皇上演,仅仅归咎于无知无识恐怕并非事实的全部,当本意在于生态保护的“山体绿化”被演绎成“绿漆刷山”这样一场生态灾难之际,作为幕后导演的“造假邀功”等政绩观念更应首先反省,作为事件当事人更应首先下岗。否则,类似的因为“造假邀功”意识而导致的灾难恐怕还不仅仅发生在生态保护上,还将严重贻害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严重贻害我们国家民族生存的空间与未来。
绿水青山“一涂而就”的做法,不宜的方面实在很多,不可能一一论述,只好挑重要的环节粗浅分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各位朋友补充完善,在此感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