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论坛头条推荐)
8月27日,有网友披露,漠河县政府为县领导特别申请了将经济舱免费升级成头等舱。按照规定,县干部出现不得乘坐头等舱。目前,漠河政府与航空公司均无回应(见8月31日《四川在线》)。
尽管漠河县政府公文中强调,鉴于漠河县和贵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让机场方予以关照。说到合作关系,当然是建立在双方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如果有一方不配合就不能维持这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民航业虽然不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但是牵扯到有些问题,还需要地方政府大力配合协调解决。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出其中的“奥妙”。漠河机场岂敢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对地方父母官说个“不”字?于是,才有了航空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地面保障部发文《漠河市高端旅客乘机服务流程》,确认在头等舱有空余座位的情况下,可以为漠河高端旅客提供相应升舱礼遇服务。
按说,县处级干部公务出行是无权乘坐航班头等舱的。如今,通过公文联系的方式,“圆满”解决了职级与待遇的问题,真可谓“皆大欢喜”。可惜的是,此事的操作,具有着太多的权力意志与特权思维。
我们且不说,漠河县的领导是否比其他地方的干部要“龙体”更金贵、要求更高级,仅就“免费升舱”的公文行文方式,不难看出一种情绪指向:作为地方为机场提供了服务,必须要有“回报”,必需给予“方便”。很显然,这是强人所难的“硬性交换”,更是赤裸裸的“无理要挟”。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法律法规的监督与制约,普通公务员是如此,高级公仆更是如此。超越规定的待遇享受,本身就是不应当的,岂能拿出公权力的无限性来做筹码?当公权成为某些阶层既得利益的索取手段、变为某些个人私权膨胀的欲望要求,就是公信力公正性的丧失开始,就是特权展现霸道凸显野蛮的时刻。
也许有人会说,“升舱”只是一件小事。但小事可见精神,小事可显素质。试想,在一个追求待遇、讲求享受的官员面前,能够期望他们多为群众着想、多替百姓分忧,恐怕很有些勉为其难了。不说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的公仆代表是不会万事先替自己打算,即使是我们身边真正能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八方的好官,也不会是享受在前工作在后的人。何况这种享受还来得不够光彩……
在纪律面前,不存在大事小事,只要违反了都是乱纪;在法律面前,更是一律平等,只要是违法了就是犯罪。大错往往是小错堆积而成,小错往往是大错的开端。古人云: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
公权力无所不为所向披靡,肯定不是好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权力寻租”需要警惕,权力越界也需要警惕。再也莫让“升舱”之类的事情发生,才是我们领导干部应该做到的,才是广大群众乐于看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