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锵锵杂谈置顶精品推荐)
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盼成功,如何才能成功,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无独有偶,日本当代公认的伟大艺术家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幼年时代她就对现实生活视域中的圆点充满兴趣。镜子,圆点花纹,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草间弥生后来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母题,她对斑点的迷恋源自幼年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于是,她用自己的一生画圆点。经过多年的积累,克服重重困难,画出了《无限的爱》,她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做反射,视觉幻象变化万千,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后来,她的雕塑作品《南瓜》在香港地区拍卖到了272万港元,进一步奠定了其艺术地位。她曾说:“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有人问及她的成功经验,草间弥生说:“坚持数十年去浇灌,小数注定成为参天大树。”
台湾作家许达然在他的《如你在远方》一文也表示,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圆,从哪里走出,最终又回到哪里。年轻时为了梦而出走,年老了为了家园而回归。起点是兴奋莫名的喜悦,终点是不可言喻的静默。在生命的喧哗中出发,在生命的沉静中死去。
为什么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成功人士,都不约而同地对“圆”情有独钟?难道仅仅是巧合?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圆在人们生命生活中拥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圆在世间万事万物中拥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诞生,在别人的哭声中逝去。究其一生的轨迹,不能说不是一个大大的圆。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圆的事务、圆的物品、圆的概念、圆的实践,无所不在。人的认识规律,按照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看,也是不断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同样是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圆。我们处理事务,追求成功,也莫不是从树立美好理想愿望开始,通过不断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几乎可以说,人是在圆在生活,在圆中生存,在圆中演绎生命。那么,如何面对圆圆的人生轨迹?依我看来,在圆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找到发展方向,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就能够无愧人生。达芬奇画蛋获得了成功,草间弥生画圆找到了人生价值,许达然感悟人生得到了生命启迪。
人生如圆。我们就要在树立人生奋斗目标之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就要在选择人生道路之后,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刻苦学习,走好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提高之路。我们就要在抱定人生追求之后,无论笨鸟先飞,还是后来居上,都能够百折不挠,奋斗不已,因为在圆的概念里没有起点,却处处都是起点。
世事如圆。我们就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努力适应它,在提高自我素质的基础上,展示个性魅力,展现自我价值。我们就要在面临艰难困苦的挑战,努力战胜它,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前提下,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从屡败屡战,实现屡战屡胜。我们就要在面向扑朔迷离的未来,坚强信心,坚定信念,用无愧的拼搏谱写无悔的人生。我们无法预知未来,那就活好当下,活出精彩;我们无法重写过去,那就把握机遇,谱写辉煌。
成功的密码,不是一串数字,不是一份幸运,而是全心全意的投入,一点一滴的努力,加上坚持不懈的坚持。既然人生如圆,就别斤斤计较权力、地位、名利、美色,再大的私欲、再多的摄取,都不过是人生小小的片段,适可适度适当,方能潇洒一生。既然世事如圆,就别耿耿于怀得失、取舍、差别、顺逆,不经历风雨难见绚丽彩虹,不经过磨难焉有英雄本色。
一点感悟感想,与朋友共享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