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21/66/536/34870351.jpg警示了啥?" />
网
图
正义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王小雅)今日上午,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内,一男子持枪扫射,导致三名法官当场死亡,三名受伤,嫌凶当场自杀。
记者从相关部门证实,凶手名为屈小军(音),40多岁,是当地邮政储蓄银行的押钞员。今天上午十点钟左右,他在将钞票送到银行后,自己开着押钞车,带着一支冲锋枪和一支手枪进入零陵区法院内,到达办公楼四层,找到开着门且人员最多的一间办公室,即农村法庭办公室内,开枪射击,当场造成一名庭长、两名副庭长死亡,另有三名法官受伤,其中一人伤情严重。射击后,屈小军自杀。
屈小军为何要枪杀法官?有人称,有一个和他有关的执行案件,是由零陵区法院执行的,但两年前就已执行完毕,而且执行情况到位。屈小军今日扫射的六名法官均与其当年的案件无关。另有人称,他得了一场大病,疑似就是癌症,精神也出了问题。
目前,永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已经完成现场取证、走访,也已经搜查了屈小军的住所,此案正在调查中。
看到这则新闻,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感觉。
今年似乎是个多事之秋,西北大旱、江南水灾;玉树地震、矿难频发;跳楼不断、列车出轨;伤害学生、法庭枪响......在当今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进入“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的时刻,天灾人祸不期而遇,颇有几分悲情,几分无助。但深度思考后,就能发现:除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之外,社会矛盾问题已经渐渐成为需要认真加以考量的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了。
仅就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出现枪击事件看,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悲剧重演。依笔者看来,枪击事件起码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许多警示:
一是政府公信力维护的问题。法院虽不能完全与政府划等号,但毕竟是维护法律、伸张正义、打击犯罪、保障权益的地方,与政府的公信力息息相关。法院受理的案件也大多与国家法规、政府政策的遵守与执行有关,况且司法“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受本级政府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如何维护政府公信力,减少对司法独立办案的干扰,就成为了目前不得不重视的紧迫问题。
二是法院公正执法的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有理走遍天下”,对打官司,期待只要有理,一审法院赢不了,二审总会赢。可眼下法院的审判体制是一种允许出错误判决并将之当成正确判决的体制。首先,法院不能保证有理就能赢,还要看举证。其次,即使证据充足,还需幸运遇上智慧的法官。如不幸遇上糊涂法官,也不一定能赢。就算幸运遇上智慧的法官,如是合议庭审理,若支持的只有一票,反对的两票,同样也会出错误判决。对公诉案件,虽经过公安、检察两环,也难保证不出错案。刑讯逼供案件的一再被揭露,死刑案件暴出冤错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一旦法院的判决、裁定不公,影响极坏。
三是枪支弹药管理的问题。笔者不清楚本事件中的具体情况是否如记者的报道那样,不了解相关单位的枪支管理详细规定,但可以肯定地说,法庭枪声已经告诫我们,枪支的管理绝对是有问题的。假如涉枪的部门,都能够轻易地“骗取”枪支,“借用”枪支,“使用”枪支,那么,悲剧将会越来越多,悲剧将会愈来愈惨。追究当事人、责任人的违法违纪行为,刻不容缓。美国枪支泛滥常发的悲剧,就是最好的反证。
四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问题。我国已经进入“风险多发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的化解,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国家的强盛、经济的发展,给了群众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贫富差距的加大,正在逼近和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凸显关键时刻的矛盾多样化、复杂化、激烈化。各级政府如何加强为民、亲民、爱民的举措,增大政策受惠面,极力减少工作失误,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最佳角度,实实在在做些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事情,因而就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
五是重聚民心民意的问题。我们要牢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古训,切莫把官民的鱼水关系演变为水火关系。昨天,法庭枪击法官事件在网络披露后,大多数为民“一边倒”地“同情”、“怜悯”、甚至“支持”这样的行动,说明民心民意的“偏离”与“误导”,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怎样重聚民心民意,已经不是可以小视的问题,并非是在网络“和谐”不良评论这样简单,需要引起相关部门以及政府的高度警惕。
法庭枪声能够给我们的警示有许许多多,笔者在这里只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无论这起案件如何处理,公众都在拭目以待。我比较赞同昨天看到一位律师的意见,案件调查情况需要认真准确,案件处理结果需要谨慎发布。切莫低估群众的眼睛,轻视百姓的智慧。“七十迈”、“躲猫猫”、“开水死”之类的笑谈式结果,只能让事件推向难以收场的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