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访千万别变为“走秀”

(2010-02-05 08:10:46)
标签:

走访

杜绝

走秀

随想

时评

杂谈

分类: 原创

    最近,已经临近年关,正是各级领导走访的高峰期。

    年年走访,今又走访,能否变点花样?我不是说走访基层、走访贫困户、走访老干部、走访下岗人员、走访一线工作者......不重要,而是想说,别让走访成形式主义,别让走访变程序化、空洞化,别让走访变为“走秀”。

    按照《汉典》的解释,走访就是前往访问或拜访。

    如今走访,其实就是一种访贫问苦的过程,就是拜见有功之臣、探望有病之人、关心生活困难家庭、慰问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等的一种形式,也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关注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走访必须重视,不能轻描淡写走过场,也不能虚情假意图“政绩”。

    我认为走访是一门艺术,效果好坏立竿见影。

    记得在基层工作期间,年年我都参与了对贫困户的走访。起初我也是根据办公室事先安排的线路,“按图索骥”,一家一家的探望,一户一户的走动,说些关心的话,谈点家常的事,小坐片刻,递上红包(三五百元),客气一番就走了。其实这样一路下来,最后好像都没有什么印象。虽然当时自己是电台常有声、电视常有影,不少群众也说我们的好话,但心里总是觉得隔了层东西,不是滋味。次年,我在走访安排前,就先到挂点的乡村走一遍,看看往年扶持的贫困户效果怎么样。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原来,其中有的贫困户是“关系户”,条件并不是最差,都是村级“领导”的七姑八姨;有的贫困户确实很困难,主要是因灾、因病致贫,一次性补贴是“隔靴搔痒”不起大作用;甚至有的贫困者是因懒散不努力才过得不好,补助钱才拿到手就去割肉买酒饱餐一顿......于是,我重新安排走访名单,创新走访形式,改单一形式的走访为“问访”、“查访”、“回访”,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有效关怀,切实帮助那些应当获得帮助的人走出困境,走访活动这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觉得,走访需要有一颗热情热忱的心,有一片真挚真诚的情,有一腔体贴体恤的爱,才能把关心关怀关爱送到家办到位。

    想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想轻描淡写图表面政绩,不光是耽误了工作,错过了机会,主要是伤害了群众的心,损害了组织形象,破坏了领导威望。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激励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走访,只要做好做实做细,一定可以走出感情,走出安定,走出团结,走出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