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去的乡村

(2013-03-26 19:49:49)
标签:

尘土

芬芳

农具

邪念

土堆

分类: 这里是故乡

远去的乡村

引子

乡村越来越繁华,却离我越来越远。

既知已不是孩提时的乡村,却魂牵梦绕般找着不同的理由频频回去。而每次回去,带回来的是更多的伤感,失落和加倍的眷恋。

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

准确地说,这不是我出生的乡村,却是我生活了十二年的故土,沉积着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

这是渭北高原文武山下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一条逶迤的山梁上零星分散的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是就地势而开凿的窑洞,没有一家有砖瓦结构的房子。尽管窑洞大小各异,朝向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家户户都没有院墙,敞开着院子。土墙土炕土灶,穿的是土制粗布衣裳,吃的粗茶淡饭,但人人脸上却洋溢着和善的微笑。全村人相处和睦,如同一家人,很少发生口角之争。每当炊烟升起,谁家油炒葱花,香味弥漫全村。大家端着饭碗集中到打麦场畔,交换着吃食。一家过事,不用请,全村人会自动来帮忙。每逢过年,有人家杀猪,全村人都来吃肉。院子摆放的农具,不用打招呼,拿去便用,用完自觉归还,真有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不用设防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因为大家都穷,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值得看守。

那时的月亮真亮。每当夜晚,由于不通电,为了节省灯油,全村人集中在打麦场畔,借着皎洁的月光吼秦腔。你唱他和,光光乱弹,好不快活。吼累了,年长的人开始讲段子,讲的都是逗闷子的荤话,有的一家三代都在场,儿媳子女也不避讳,图的是嘴巴痛快,图的哈哈一笑,绝没有杂想邪念,纯洁的如同乡村的夜,恬静而和谐。

而今的乡村,早已废弃了窑洞,小洋楼林立,独门独院,威武森严。紧闭的院门,阻隔了人际的交往,各过各家的日子,设防的门锁,也锁住了村邻之间的心。邻里间因一砖宽的距离而大动干戈,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嫉妒心、攀比心陡长,谁家买了辆面包车,有隔阂的家借钱也要买辆轿车。邻里间不再有无偿的帮忙,有的是金钱的等价交换……。有钱了,家家户户都有钱了,却盗贼四起,不是你家丢了还长在树上的苹果,就是他家失了还没有成熟的包谷。乡亲们的眼睛不再和善,看谁都像盗贼。

我每次回乡村,习惯性地踌躇在早已废弃的窑洞,回忆过去的点滴,或躺在还有烟熏味的土堆上,感受曾经的温暖。过去的日子不复重现,记忆也只能停留在脑际。我徜徉在乡村宽敞笔直的水泥路上,没有了泥土的芬芳,感到的是水泥的冰冷。乡村不再有袅袅的炊烟,有的是从工厂排放的滚滚浓烟。楼房高了,亲情少了;企业多了,耕地少了;村貌整洁了,树木却少了。已看不到羊跑牛奔鸡鸣犬吠的景象,看到的是各种车辆飞奔后扬起的尘土。没有羊跑牛奔鸡鸣犬吠的乡村还是乡村吗?我听不到乡亲肆无忌惮的笑声,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和刺耳的麻将声。

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回到乡村。这不仅是为了回忆,而是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为浮躁的灵魂寻找一片洗涤的净土。虽然这块土地亦不再纯净,但它埋葬了我的先故。我是从这里被风吹走的树叶,几经飘零之后,总有一天会落地枯萎。我奢望有一天能融入这块土地,守望远去的乡村。

远去的乡村,你的根还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