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具有浓郁人为情怀的作家县长

(2010-08-08 16:31:03)
标签:

转载

具有浓郁人为情怀的作家县长

----读刘云先生散文集《风吹过秦岭》有感/吴泽民

“作家”这个词,内容是很宽泛的,它不纯指以写作为生的人,其职业可以是商人,企业家,甚至是买烧饼的小贩。翻开中国文学史,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有他们的职业,写作仅仅是文采飞扬的展现,是思想火花的绽放。如王安石、欧阳修等大师。当今文坛, 官员写作者居多,其作品的文学性不敢妄加评论,但这种精神可圈可点。刘云兄也是官场中人, 准确地说, 他是官场中的文人。因为他从政前就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且文学造诣很高的作家。喜爱写作的人是丢不下笔的,无论他搁笔多久,总归会提笔书写情怀,这是镌刻在骨子里的念想,一生都不会放弃的。

 我与刘县长的相识,是安黎老师牵的线。他与安黎老师是鲁院的同期同学,我有幸随安黎老生去过宁陕,与刘云先生有过交谈。宁陕是藏在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县,与我的故乡湖北省郧西县有着相似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倍感亲切。见到刘兄,我很吃惊,在这深山处,竟闺藏有港星刘青云。 刘云先生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就连额头间的一片光辉都和刘青云相近。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就是小一号的刘青云。当我把此话告知他,刘云兄哈哈大笑,用夹杂着陕南腔调的普通话说,不止一个人都这么说。这般豪爽,不正是银屏上的刘青云么?刘兄很健谈。但他的话,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介绍宁陕,介绍秦岭。如果不是在他的办公室,你绝对不相信他是一名县长,肯定认为是一名导游或秦岭山水的研究者。在他的桌案,我看见一本文稿,就是《风吹过秦岭》的打印稿。他说,这些文章都发在博客上。于是,他的博客就成了我的阅读课本。于是,博客就成我们的交流平台。宁陕的山水,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写了一组关于宁陕的散文,贴在博客上,刘兄转载于他的博客,宁陕政府网站也相继转载。当这些文章陆续刊发在《铜川日报》和《感悟》杂志,被我现居地的领导看见,当面还责问我,为什么不写铜川?

宁陕这个地方,吸引我的不仅是山水,还有农舍、田畴、坝子,这是我的故乡情结,更主要的是这里有位作家县长,那是我的文学情缘。文字,虽然是在毫无情愫的电脑屏上,但画面却在大山深处。情感,徜徉在山水之间。通过刘兄的文字,拉近了我与秦岭的距离。

一日,安黎老师在我博客留言,说刘云县长的《风吹过秦岭》出版了,给我签名留了一本,因联系不上我,故让他转交。我忙说感谢。由于我管理着两个工厂,杂事纷纷,无暇去拿书,心存挂念。715日终于和安老师见了一面,终于一睹《风吹过秦岭》的容颜。在回公司的路上,我让司机把车开慢点,就开始再次阅读。这本三十万字的散文集,我一个通宵加一个半天就读完了。论刘云兄的文字功力和在文坛中的名气,我是不敢班门弄斧的,但仍忍不住想说两句。

               与其说是风吹过秦岭,不如说是心贴在秦岭

刘云先生给此书起名《风吹过秦岭》,我读完感触颇深。安黎老师用“羔羊跪乳”来形容,我闻之一点也不过。羔羊跪乳,说的就是那份感恩。怀揣感恩的情愫来写作,没有修饰,没有华丽,没有堆砌,没有呻吟,有的是真情,真意,真心、真爱。生于巴山之中的刘云兄,饮汉江之水,造就了他的“心软”,泪水打湿了秦岭山的草木,也为自己的文学生命注入了绚丽的色彩。《泪纷纷》就是大山深处一群公仆的真实写照。我是接触过宁陕的政府官员的,他们的质朴、敦厚、随和令我难忘。记得一位散文名家说过,把散文写得柔软一点。刘云兄的散文,不只是柔软,还很绵长。这种绵长,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心贴心的真爱,是写不出如此柔软文字的。《惶恐三章》是他六年秦岭生活的真情流露,《亲爱的水》,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水的形态,水的境界,正是自己心灵的写照。刘云兄真是难得,在官场浸淫多年,还有如此洁净之身,实在难能可贵!刘云兄的文字,干净简洁,质朴淳厚,文心圣胆,大有古人忧国忧民之遗风,心境不达是做不到的。只有心贴大地,匍匐秦岭,才能从心底流淌出富有乐感的文字。

所以,我说他是用心在写作。这在如今浮躁的文坛,显得弥足珍贵。

                            有故事的散文

刘兄的散文,不仅篇篇有真情,最重要的是篇篇有故事。有故事的散文,阅读感很强,强得让人忘记了这是部散文集。但故事的脉络,也都是紧贴秦岭,紧跟时代的。《秦岭问农记》中的精细账,《泪纷纷》中老百姓从误解到理解道歉的描述,《玉米的基本面》等篇章,都是有精彩的故事。读这些故事,你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在巍峨大山腹地,一位质朴的县级领导,交融在田坝上,老林间,村落旁,农户里,故乡的泥路上,有欢歌笑语,有深邃的思考,也有同样的忧伤。看惯了风花雪夜式的散文,读刘兄“乡下的尿臊味是吸引我们常回家看看的最好理由”的文章,倍感亲切。正是这种亲切,正是这普普通通的故事,吸引着我。其实,他的文字是很干净简洁的,简洁得令人发笑,又倍感温暖。这种温暖,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故事中的人物,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父老乡亲。同时,他的文字很有质感,扔到地上都铮铮作响,拣起来吹吹灰尘又可以揣进衣兜。感谢刘兄,你散文的故事仍然很精彩!

                         秦岭的百科全书

  刘云兄第一次向我介绍秦岭时,就说过秦岭植被的多样性。《风吹过秦岭》这本书,写到秦岭的父性之山,竹性之城,水性之域,还有举世无双的石头,参天的古树,千百样的植被,最多的是《美丽的乡愁》和《回村路有多长》中秦岭人的生存状态。我喜欢这种状态。古人称秦岭为“南山老林”。即为南山老林,必有它的神秘和深幽。通过刘云兄的文字描摹,让你看到形态各异的植物,聆听《雨音乐》,戏嬉于《有根的水》之上,嗅一嗅有尿臊味的《乡下气味》,就着腊肉喝陈酿米酒,再来碗玉米面的搅团,亲吻《洋芋娘娘》,最后感谢《乡下美人》的手艺,罢了吼几声秦岭山歌。如果这些还不能满足你,在春天立住身子的时候,大开窗户,擦亮《被收集的农具》,在《朝阳的沟里》寻找《田埂的尽头》;或者,你可以站在《一棵核桃树》下,望着〈强悍的菜花〉和〈粮食亲戚〉扯开嗓子《喊魂》,《回首》再看《风景》,绝对是〈幸福心情〉。我之所以说这本书是秦岭的百科全书,是因它内容的广泛,章章有看点,篇篇都精彩。

  精彩的文章都是用心写的。我相信,这本书感动了我,也一定会感动许多人。我是位初学写作的人,敢在老师级的作家面前胡诌,实在是感动之至,有话要说。说的不对,多请批评。也请刘云兄见谅,不因我的鲁莽无知亵渎了你这本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