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新地标孔子像的三大特点--访雕像作者吴为山
(2011-01-19 02:49:52)
标签:
孔子像国博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健祥林中国巨龙新闻日中韩经贸 |
分类: 教育 |
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雕像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题字者为国学大师、汉学家饶宗颐。
由青铜制成的孔子雕像矗立在国博北广场中心,正对着东长安街,以孔子站姿为造型,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雕像身体部分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古朴雄浑。
请作者讲述创作经历
“我非常高兴,这是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孔子像的创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接受采访时,坦露了兴奋的心情。
1994年,吴为山创作出第一尊孔子像,现坐落在南京博物院里。此后的10余年间,他一直潜心研究孔子像的雕塑艺术,先后创作了20多个不同样式的孔子像,他的作品先后被英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收藏。
他透露,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他经常一天在脚手架上工作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吴为山坦言,为找到他心目中的孔子煞费了苦心,还曾专门找到了我们这些孔子后裔来征求意见,并参考脸谱。
雕像具有三大特点
最终,吴为山为他创作的这尊孔子像找到了一个突出点,就是“儒雅”,把孔子塑造成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慈祥、谦恭、渊博。
除了在孔子像造型上花了一番心思,在考虑雕像背后的建筑风格时,吴为山也是动了脑子的。“高达9.5米的孔子像是要矗立在室外的,这就要求必须和周围已有的建筑相融合,至少看着不能让人感觉突兀。”
吴为山说,该雕像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孔子表情慈爱智慧,祥和温润,颇具儒家风范;二是整体造型似巨石似高山,象征着孔子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是一座文化泰山;三是从背后望去,这尊雕像又像一座丰碑,“作为先贤,他永远是我们后人仰止的高山,是我们膜拜的丰碑。
立足广场意义不一般
“国家博物馆北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博作为积累与承传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家最高殿堂,理应为这一重要区域增添光彩,增加与这一宏伟而庄严的建筑相应的文化含量。”
吕章申告诉记者,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圣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与此同时,历时3年半、投资25亿元的国博改扩建工程已全面竣工,将于今年3月开馆迎客。新国博建筑面积由过去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近20万平方米,800至2000平方米展厅达到49个,藏品数量达到105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