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孙子子思是怎样辞旧迎新的?

(2010-12-31 09:53:49)
标签:

子思

《中庸》

孔子墓

曲阜孔林

孔伋

教育

分类: 教育

    有一年年末,孔子已经年过七十,但特别喜爱小孙子。孙子叫做孔伋,字子,就是今天《中庸》的作者。此人从小聪明伶俐,很受孔子的推崇。

 

    年终迎新,孔子独自坐在家里,不时发出叹息声。子思从外面进来,见祖父不太愉快,连忙走到眼前,深施一礼问道:

 

    “祖父,年末了,您讲,温故而知新!你为什么长叹呢?是您的孙子学习不努力,后辈的行动玷污了祖先呢?还是国家不太平,恨不能达到尧舜之道呢?”

 

    孔子见小孩子问这问那,不愿回答,有口无心地说:“小孩子,怎能知道我的志向呢?”

 

    子思接着又说:“我曾经听祖父说过一个道理:做父亲的辛辛苦苦把木材劈开,而当儿子的却不能把它背回去时,这样的儿子便叫做不肖。我有的想到这里,心里便很惶恐不安,生怕自己做了这样的不肖子孙。”

 

    孔子见孔伋小小的年龄竟能说出这样深刻的道理,心中大喜,高兴地笑着说: “好啊!我再也不用发愁了。我的道德、事业不致废弃,不但有人继承,而且会有人对它发扬光大了。”

 

    果然,子思日后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与主张,发展了孔于中庸的思想,他的弟子又在邹地教出了著名的孟轲,他被厉世帝王封作“述圣”。曲阜孔林孔子墓前一座大墓,墓前石碑上刻“沂国述圣公”,此碑后的小碑上刻“叁世祖墓”,里面埋葬的便是子思。

 

    小儒丸子点评:

    当孔鲤英年早逝的时候,曾参 安慰孔子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命)犯而为校——您的学问,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可 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是曾参自荐可以托孤?还是说孔伋聪明,以告慰老师?从后面曾孔两家关系看,皆是。

 

    这里涉及‘孝德、晓得’的世代传递,涉及对人生遭遇不幸时的积极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