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醉翁之意不在酒日本广播协会经济高速增长教育 |
分类: 教育 |
日本人的一年和一生
●一年——有规律地转换的工具
对于集体中休假机会不多的日本人来说,绝大多数单位放假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头,也是一年中最自由自在的期间。但是,按照习惯,对一贯给予自己照顾的熟人和老主顾,要进行年初拜访等,尽管只是打招呼而已,事实上却依然摆脱不了工作第一的影子,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除此之外,日本人一般都合家围着暖桌,边喝屠苏酒边观赏电视台的正月专题节目,切和平时接触时间较少的孩子们进行父子对话等,以此来消磨时间。
从1月5日到7日左右,人们开始上班工作。但作为日本社会的惯例,一直到2月初为止,大家都以人际交往为大事,整天沉湎于和同事及熟人相会的新年会。这个期间一过,接着就是一直连续倒4月份的不安定季节。这是因为工作单位和学校等的新年度都是从4月份开始,自己工作单位的人事将会怎样变动?会不会有工作调动升迁?有孩子的家庭里,孩子们的升、入学和就职有没有问题?各种各样令人担心的事渐渐多了起来。
大约5月左右,好容易才习惯新的生活节奏,一口气干下去。从6月中旬到7月是领取夏季奖金的时候。日本会社一般都在夏冬两季发“红包”。支付掉住宅贷款和储蓄之后,剩余的部分买些自己想要的高尔夫球棒等,以及给妻子和孩子们买些什么的,这对于平日心里只有工作的靠工资生活的人来说是个小小的乐趣。
从7月下旬起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学校开始放暑假。在这段期间父亲一般也有1星期左右时间的休假。平日工作紧张的父亲,这时非常想在家里充分地休息,但因为旅行、驾车兜风等“家庭服务”,反而比平常更累;相反,妻子和孩子们只顾回故乡、外出旅行,父亲作为“院子里的单身汉”,留家看守的情形不少。虽说是放暑假,其实很难安静地休息。
天高气爽的秋天是游玩的季节。家属一起参加单位的运动会锻炼身体,或者为了观赏红叶去远足和驾车兜风的家庭非常多。
一进入12月,丈夫开始加班加点,一直到年终休假的二十七八日为止,妻子则忙手忙脚地进行大扫除,作迎接正月到来的准备。在12月31日的大年夜,全家一起一边吃着荞麦面条,一边观赏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每年年底的例行节目“红白歌星大战”,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复一年,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就如上述那样有规律地转换着,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变化。
●一生——以孩子为中心的杯具
人生80年。男子二十七八岁、女子二十四五岁结婚,结婚后二三年之间生一二个孩子,等到孩子长大结婚时,自己都已五十五六岁了。在60岁到65岁左右丈夫退休,尔后夫妇俩度过晚年——这可以说就是现代的日本人大体上的一生。
在50年代后半期以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有的埋头工作达到了牺牲家庭也毫不介意的程度,抱有这种“工作第一”想法的“忘我型”是职工的主流;但现在,为了建立丰富快乐的小家庭而参加工作的“实惠型”却占了就业总人数的70%。
家庭里的中心依然是孩子。祝贺3岁和5岁的男孩子、3岁和7岁的女孩子成长的日子是11月15日,即例行的“七五三”。此外,在每年3月3日的女孩子的桃花节、5月5日的男孩子的端午节,作家长的总要祈祷并祝愿孩子们平安成长。孩子一进入小学,教育就成了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日本教育实行6·3·3·4制,小学6年和初中3年时义务教育。这以后的高中升学率为94%,进大学的升学比例约为三分之一。作为这种高学历社会的反映,许多父母为了尽量能使孩子进好一点的学校,早在孩子上中小学时就让他们通过私塾补习。据1990年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1至3年级中学生参加私塾补习的比例分别为65.1%、56.4%、71.0%。在日本,高中、大学考试失败的话,大多数家庭也要让孩子上一二年的预备学校。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支付教育费成了一个头痛的问题。
孩子到了20岁,父母的责任大体上就完成了。但是和美国等不一样,日本的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等依然由父母支付。由于现在连结婚费用都要依赖父母的年轻人还不少,因而父母要从孩子身上解放出来,事实上一直要到孩子就职、结婚,有了自己家庭的时候为止。眼睛一眨,才发觉丈夫退休已迫在眼前。孩子们只是沉湎于自己的生活享受,一般不太顾及自己的父母。这样,终于到了退休的年龄。尽管无论在哪里都有寂寞的感觉,但夫妇俩渐渐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比方说高高兴兴地去旅行什么的,宁静地度过自己的晚年。以上就是日本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