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健祥林
孔健祥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710
  • 关注人气:9,5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祷于尼丘得孔子 继衰周而为素王de真实含义?

(2010-09-29 01:40:18)
标签:

尼山

梁纥

祖庭广记

《拾遗记》

钧天之乐

杂谈

分类: 孔子历史

为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山东省济南市28日举行了孔子文化主题大展,并首次举行祭孔演礼。

    28日上午,在肃穆的鼓乐声中,来自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祭孔人员,在济南市泉城广场演示了祭孔的最高礼仪——释奠。

    据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主任康承宝介绍,为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文化,他们特别请来了孔庙祭孔的原班人马在济南举行祭孔演礼,演礼和曲阜及其他各地的祭孔仪式同时举行,这也是济南第一次举行祭孔演礼活动。此次祭孔演礼所展示的释奠也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按照孔庙祭孔四佾舞标准进行。

    据了解,除了祭孔演礼,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邮政公司、山东省集邮协会当天还在全省17个地市启动了孔子文化主题大展暨2010山东孔子邮品“双十”年度展系列活动。此次展览汇聚了孔子生平、孔子圣迹图、孔子像、世界孔庙、孔子世界影响、孔子邮品等内容,并将以人体雕塑的形式再现《杏坛讲学》,并现场播放《永远的孔子》等孔子主题系列影视作品。

 

 

一、孔父叔梁纥姓不姓孔

    叔梁纥为孔子之父,其名未冠孔姓,所以经常有人要问,“叔梁纥为什么不姓孔”?实则他姓孔。

    孔父嘉在宋国历任穆、殇两朝大司马,其妻美艳。宋太宰华督发动政变,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并夺其妻。孔父嘉子木金父降为士,避祸奔鲁,自此成为鲁人,木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有说至防叔时畏宋乱而奔鲁,时已在孔父嘉被杀三代后,恐以木金父迁鲁为是。

    防叔和伯夏的事迹都不可考。叔梁纥家居尼山附近陬邑昌平乡,即今之鲁源村。叔梁为字,纥为名,以勇闻于世,因军功得任陬邑大夫,是个不大的官职,已经算不上什么贵族了。

    在古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姓是母系血统的族称,用以别于他族。氏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散居各地,为了便于区别,每支再起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并不因氏而废姓。每个人既有姓又有氏,故称姓氏。

    如前所述,孔子的始祖微子启是子姓,到孔父嘉才以孔为氏,不再姓其家族的姓。古代的姓氏又常与地名关联,往往省去姓氏,叔梁纥里的“叔”是兄弟排行,“梁”是地望,“纥”是其名,及到孔子已是第六代姓孔了。

    自夏、商、周三代以后,姓氏合一,氏已指姓,不再并存,所以孔子取名孔丘,自孔子以后就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孔族之始,因此孔族尊孔子为始祖,对孔子先世只是知其渊源而已。目前,曲阜城东13公里有梁公林,即孔子父母墓地,因后世尊叔梁纥为梁公,墓地也就叫梁公林了。

    1986年5月,时任第二副总理的现任新加坡总理王鼎昌到曲阜观光访问,返后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提出了一个疑问:孔子姓孔,其父为何姓梁,曲阜还建有梁公庙来祭拜他?经谷牧去信解释,讲明中国古代姓氏有别,且常与地望相连,叔梁纥只是名字省去孔姓。如果除去排行与地望而加孔姓,就是姓孔名纥了。王鼎昌在接信后,通过报界公诸于众,使人能知孔子姓氏的来龙去脉,恐怕国人对此也不尽了解罢。

 

二、孔子的出生

(一)老夫少妻

    叔梁纥有妻施氏,连生九女而无一子。虽妾生一子,却又是个瘸子,取名孟皮,字伯尼,因病足不能承担继嗣重任,鉴于自己年事已高,很想有个身体健全,能继祖业的儿子。于是向有女三人未嫁的当地大户颜氏求婚。可是他已年近七十,官职不大,条件并不很好。

    颜氏对此倒并不介意,他对三位女儿说,叔梁纥是圣王之裔,身强力壮,年龄大些并无足碍,问谁愿嫁。长次两女默不表态,只有三女徽在说:女儿婚姻应由父母作主,何必问我们呢。这无疑表示愿嫁,于是二人结为夫妇。

    所以他们是两厢情愿的自由结合,而年龄相差多达54岁。这本来是桩不同寻常的婚姻,却意想不到竟然生下孔子这个功在千秋的佳果。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祷于尼丘得孔子”,时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这说明他们夫妇殷求得子的心情。祷而得子也可以想象他喜悦得意的感受。值得庆幸的是如无这对老夫少妻就没有孔子了。如无孔子则不知中华文化将成如何模样。

(二)神化传说

    孔子生前原为常人,身后尊为圣人。既是圣人,围绕他的出生就先后出现了一些神奇的传说,可以说都是后世为了神化孔子而编造的神话。兹举数例,姑记其事。

1.《祖庭广记》载:先圣诞生之夕,有二龙绕室,五老降庭。颜氏之房闻钧天之乐。空中有声云:“天感生圣子,降以和乐之音。”

2.《梦珍集》载:徽在夜梦二龙自天而下,因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之;天帝下奏钧天之乐,列于颜氏之房。

3.《拾遗记》载:孔子未生之先,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曰:“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颜氏异之,以绣绂系麟之角,信宿而去。

4.有说孔母颜徽在生孔子于尼山坤灵洞之东侧,后曾置洞中。又有说孔子出生后,其父见其相貌丑陋,以为怪异,弃于山洞,由一雌虎将之衔入洞中喂养,有老鹰来展开双翅为婴儿打扇。故孔子之生有“龙生虎养鹰打扇”之说。

5.颜母生孔子于山坡草地上,血将身下的草染红。自此那块地上的草仍为红色,不长荆棘,名红草坡。

6.《祖庭广记》又载:孔子父母上尼山祈祷时,升之谷,草木之叶皆上起;降之谷,草木之叶皆下垂。表示草木有灵,对他们迎送。

    编造这些神话的目的在于神化孔子非同凡人,生为圣贤,应受尊崇。不论说得怎样神乎其神,不必信以为真。

    可是言者最广,今仍流传的是所谓孔子出生地的坤灵洞,俗名“夫子洞”。凡去尼山游览的人,都会去看看这个位于山崖下的洞。此洞名声很响,实无足观。洞内低矮狭窄,进身很浅,难以想象当年孔母会在这里生下孔子,应是后世的附会。

    据元人杨奂《东游记》载,曾有小童二人持火把钻入狭小的洞口,得见洞内有室,中横石枕、石床、均为天成。纵有此事,也不能说明孔子生于此洞,试想叔梁纥在乡虽非大富,也有家室,何至容妻独去荒山诞子于野呢?他高年娶妻的目的在于得子,又何至仅因孔子初生丑陋就把他抛弃呢?何况传说中对孔子出生,或言在室,或言在洞,本身就有矛盾。

   再者,尼山现有观川亭传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观川处,此处之下即为夫子洞,如果所传属实,孔子岂有不去山下看看自己出生山洞的道理。

    洞因年久,渐被流沙淹没。1979年才加以维修,清除淤沙,复现洞口。现有“夫子洞”碑,原为山东省副省长李予昂题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