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后的日本用金钱收买国际地位

标签:
日本人吃法叠字文字符号埃菲尔孔健祥林杂谈 |
分类: 中日关系 |
《新华日报》:市民摘掉敌军帽子以泄积愤,《新华日报》报道称:“十一日晨上海全市国旗飘扬,爆竹之声整天不绝。热闹市区曾有几千人的行列游行示威……市民狂喜中看见敌军,拥上去摘掉他的帽子,以泄多年来含辱忍垢的积愤……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六十多年来,日本是如何从战败国走到经济强国的呢?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特别是以金钱和经济援助来国际地位,日本人的做法是:
这一点很关键,而日本人恰恰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后,提出了日、朝、满、蒙、汉“五族共和”的口号,但是却按日本人的惯性思维把人分成了等级,一等人是日本人,二等人是朝鲜人,汉族人是最后一等人。一、二等人可任意欺压后面的几等人,后面的几等人却不能反抗。无论在学校、公司还是部队,这五种人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五等人分两个层次,日、朝属于上等人,满、蒙、汉族则属于被压迫、被统治阶级,属于下等人。这与日本封建时代的等级划分何等相似。不过在国际大家庭中,日本却为自己找到了位置——‘千年老二”。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自强不息的民族,但是却不适合做“领头羊”。《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日本人在国外的宴席上,面对着不知吃法的珍贵菜肴,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性格特征。抢先吃的往往是西班牙人,他们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在一边审视的德国人,会想出更好的吃法;英国的绅士则慢条斯理地讨教吃法后才拿起叉子;而日本人总是拿起刀叉,摆好架势,以精熟吃法的神情等着。当谁开始吃时,就急忙模仿相同的动作。结果,对也好,错也好,第二名总是日本人。
日本的发展经验就是“学习→改造→超越”。别人没发明出来的,他们也发明不出来。别人一旦发明出来了,他们就立刻引进、加工、改造,最后造出更好的东西来。德国的照相机、瑞士的手表、美国的汽车、法国的高速火车,全被日本人学去了,然后日本的产品充盈着国际市场。当法国的埃菲尔塔为世界第一时,日本人立刻造东京塔,而且高度要超过埃菲尔塔。而法国人却说,我们不是造不了更高的,而是电波能覆盖整个法国就够了。美国有了迪斯尼乐园,日本便匆匆忙忙建造了一个东京迪斯尼乐园,和美国的一模一样,然后再加上一部分日本园,于是便超过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