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反思

(2009-09-02 20:33:17)
标签:

杂谈

(一)知识回顾,引出课题
问:C-12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看到 “126C”能想到什么?
学生: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追问:如果再告诉你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的质量分别为1.6726×10-27千克和1.6748×10-27千克,你还能求出什么量? 
学生:求出原子的质量。
      1.6726×10-27千克×6 1.6748×10-27千克×6 1.993×10-26千克
改进:在知识回顾,在学生求解碳-12原子的质量时在黑板上板书:原子质量=1个质子质量×质子数目+1个中子质量×中子数目,为下面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得出打好基础。
可以得出: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原子的质量。
(二)比较计算,引出“相对原子质量”
师:根据这一方法,我们可以求出每一种原子的质量,如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计算: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足球烯C60分子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让学生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数值小,计算麻烦)
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
师: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教师给出定义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把一个C—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一份为1.661×10-27千克
2、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改进:变教师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为利用视频给出,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接着再以一支粉笔为例,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接着再举例:                    2.657×10-26千克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1.661×10-27千克
                                1.674×10-27千克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661×10-27千克
                                1.993×10-26千克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661×10-27千克
(三)查表练习: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读28页表格并思考: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
得出:1、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
2、电子的相对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改进:问题:除了查表,还有其他方法知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吗?学生读图并思考:表格对你有何启发?
分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有质子的相对质量+所有中子的相对质量+所有电子的相对质量
                        (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质子数×1个质子相对质量+中子数×1个中子相对质量
                         (1个质子相对质量=1个中子的相对质量=1)
                         =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已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它的某一原子中有11个质子,求中子数?
第一轮的的教学设计中某些环节连贯性不是很强,缺少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过渡;还有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经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轻松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