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蒋佩蓉
蒋佩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67
  • 关注人气:18,5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育儿》9月刊读书分享

(2013-09-04 13:11:43)
标签:

家庭

育儿

分类: 家庭

这是今年9月我写给《时尚育儿》的读书分享推荐。感谢主编们允许我转发在我的博客上跟大家分享。

《时尚育儿》9月刊读书分享

读书分享

感谢它,触动我灵魂……

 

处于人生低谷的我此时正在书店闲逛,为我的绝望寻找答案。我曾做了一个看似高尚的决定——放弃事业,全身心地在家照看孩子。然而,我的生活中充斥着一连串无穷无尽单调乏味又令人厌烦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台永不停止的挤奶机,从来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我的生活似乎被这个无助而完全依赖于我的宝宝操纵了。身体上的劳累似乎让我对喜悦之情产生了憎恶,而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忿恨时又会倍感愧疚。

 

做母亲并不像电视广告和育儿书刻画的那样甜蜜、安详。相反,我觉得这是一件会引起各种负面情绪的事——无效、沮丧、愧疚、愤怒、憎恨以及来自内心深处的焦虑。我越与它们斗争或企图抑制它们,在内心深处它们就越会激增,着实让我和家人感到意外。我的生活被毫无意义的日常琐事占据了,如同被汪洋大海吞噬。

 

在书店的育儿区,一个书名吸引了我:《母亲的使命》。什么是母亲的使命呢?难道我的日常工作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含义?我急需一个合理的解释,急需自我完善的动力——不仅仅是为了继续这种为人母的生活。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它让我知道母亲是个崇高的使命,“按照上帝的公义来训练他们的心思、意念和良知,建立在品德、情感、智力和灵魂上都坚定、强壮的下一代,预备好他们,使他们在今后的一生中能够负责任地生活,这是永恒的工作,也是性命攸关的工作。”

 

我不再被自己没有工作而变成一个琐事缠身的黄脸婆这种想法所困扰了,不再抱怨自己没法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做事,相反,我更愿意把这些打扰看作是上帝的安排。就这样,我越来越学会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孩子们,接受他为孩子们的成长所涉及的不同成长阶段……我觉得自己开始体验到孩子对我的亲近,以及我一直渴望拥有的婚姻里的合一。以前,我们家这几口人都是各走各路,但是现在,我们的家成了我们生活的中心。

 

过去,我通过追求浮华的梦想而轻视微不足道的小事来追求伟大。后来我明白了,伟大不能用事物外在的光鲜亮丽来衡量,只有平凡生活中的忠诚和爱才能衡量伟大。我深深地理解了“如果我能在生活中琐碎的时刻而对于孩子们却是重要的时刻保持正直和耐心,如果我带着仆人之心去靠近他们,那么在生命中伟大而关键的时刻,我就会有更好的机会去影响他们。”

 

       特蕾莎修女说:“天下没有什么大事——只有心怀大爱做的小事。”为了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必须自愿做一个渺小的人,谦逊地照顾孩子。“我已经准备好要平静地而不是不耐烦或者怨恨地处理问题……我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家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做那些需要我反复重复做的事情——洗衣、做饭、打扫、纠正孩子的态度、教导和训练。” 对于孩子,我能给的最好的礼物不是成为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也不是给他们买昂贵的东西,而是保质保量地把最好的我和最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他们。

 

在我的转变中最令人释怀的部分就是我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害怕失败,孩子们不需要也不期望我的完美,正如我不需要也不苛求他们的完美。从职场到家庭,游戏规则彻底不同。一个完美主义者是老板的美梦,却是孩子的噩梦。

我的孩子不需要我完成所有的家务,也不需要我完美地满足他们的每一个要求。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让我对生活感到满意和有耐心……当我在艰难之时表现出耐心,在混乱之时表现出满足,我就给他们的生命提供了可以效法的榜样……”

 

《母亲的使命》极大地触动了我的生命,改变了我的生活。尽管表面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我的心情改变了,所以一切都改变了。我不再抱怨,而是愉快地为孩子们做出牺牲。因为母亲的称呼值得我奉献一生。这本书帮我找到了成为一名母亲(最高尚的职业)的正确基础。我希望如同它当初给我带来的帮助一样,能够给广大母亲们带来希望与启发。

 

 

育儿书推荐:

《时尚育儿》9月刊读书分享

书名:《爱的五种语言》      

推荐理由:无论在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中,爱的五种语言都能很高效的被我们理解和使用,而且只要坚持去用我们的行动来爱对方,就不难看到明显的效果。强烈推荐给每一个配偶和家长参考!

 

《时尚育儿》9月刊读书分享

书名:《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推荐理由:我们夫妻已经有了20多年辅导其他婚姻的经验。这些夫妻关系出问题最多的地方就是没有彻底了解男女因为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不同需要。要是作为妻子的你发现自己开始藐视丈夫了,很可能问题在于你对配偶的需要有了误区,也鼓励你参考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