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成长家庭育儿生活 |
分类: 家庭 |

很多护士反馈,全世界最糟糕的病人就是医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医生对他的病情有专家的理解,可是对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却是很难理解或体谅。
当我要寻求帮助的时候,我宁愿寻求一个患过同病的“病人”,而非寻求一个专家。为什么?因为一个患过这个病的病人能够认同与怜悯我,而一个专家很可能让我感到被他论断。这就是为什么当朋友咨询我的时候,我更愿意从一个获得医治的病人的角度来帮助他,而避免从一个专家的角度来论断对方。一个经历过病痛的人能够使我觉得安全,让我愿意跟他分享我的感受,我的软弱。
前几天,有一个听众中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在分享孩子的故事时,我不分享他们青春期叛逆的故事,而是分享一些儿子比较正面的成长故事。我有两个儿子都处在青春期,一个15岁,一个17岁。我真的没有他们让我生气或绝望的故事可以分享。我抱着歉意回答这个朋友,我这两个孩子都没有经历过叛逆期。她很纳闷地问我,是不是按照我说的方法教导孩子,孩子就不会经过叛逆期了。我的回答是:“上帝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家长,可是他教养出来的孩子,亚当和夏娃,还是很叛逆,何况我们不完美的人呢?”我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叛逆期,就好像我跟一个患了癌症的病人说:“对不起,我没有患过癌症,所以我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你。”作为一个医生,他可以跟我说,不抽烟会降低患肺癌的可能。可是,他绝对不能保证不抽烟就绝对不会患肺癌。要是一个家长在孩子童年期给予他足够的接纳、赞赏、关爱、时间和管教,然后在孩子每一个成长的阶段来调整自己,孩子到了青年期就成为自己的朋友了。虽然会有不同的意见,可是因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尊重孩子,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愿意向孩子学习或道歉,不同意见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更加了解、欣赏。我觉得
虽然我按照这些原则教导孩子,很幸运地避免了孩子的叛逆,但并不代表别的孩子不会叛逆。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行为,这个选择是没有人能控制的。我可以用我知道的一些知识来跟这位听众朋友分享,可是,如果她目前处在因孩子的叛逆而痛苦当中,我的诊断或建议可能听起来会显得比较冷淡,甚至残酷,因为我不能体谅她的痛苦。
我的愿望是能够尽量从病人的角度来帮助其他的同路人,而不是用一个专家的口气来让对方感觉到我凭理论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