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现了“砖块”的黑暗秘密,这是一种气体云,颠覆了恒星诞生的假设

撰文:罗伯特.李
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图像,显示了我们的超大质量黑洞(Sgr A*)、“砖块”和其他关键结构。(图片:Henshaw/MPIA)
天文学家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深入观察了“砖块”,这是一个靠近银河系中心的黑暗致密区域,揭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它同时是温暖的和冰冷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动摇我们的恒星形成理论。
砖块,正式名称为G0.253+0.016,是一个矩形、湍流、近乎不透明的气体云,质量相当于大约100000个太阳,估计长度约为50光年,宽度约为20光年,密度令人难以置信。作为1000至2000光年宽的、中央分子带气体复合体的一部分,“砖块”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因为尽管它充满了凉爽、致密的气体— 恒星的积木— 该地区的恒星出生率出乎意料地低。
现在,JWST的红外观测能力表明,“砖块”富含冷冻的一氧化碳,这意味着银河系中心的冰,比天文学家之前认为的更普遍。12月4日,研究人员在《天体物理杂志》上报道称。
首席作者、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家亚当·金斯伯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观测结果令人信服地表明,那里的冰非常普遍,以至于未来的每一次观测,都必须将其考虑在内。”
一个宇宙悖论
恒星通常是在浩瀚云层中的气体块冷却时诞生的。这使得这些斑块聚集在一起,吸入更多的物质,这颗原恒星最终变得足够大,足以在其核心引发氢的核聚变。
“砖块”中一氧化碳冰的存在,应该使其成为形成新恒星的理想的凉爽区域,但它并没有参与激烈的恒星诞生。金斯伯格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尽管冰很普遍,但砖块中的气体比预期的要暖和。
这些观测结果挑战了,银河系中心有多少一氧化碳的假设。由于这种分子以尘土飞扬的冰点的形式存在,它对天文学家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 气体与灰尘的比例 — 也低于预期。
金斯伯格说:“通过JWST,我们正在开辟测量固相(冰)分子的新途径,而以前我们仅限于观察气体。这一新观点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分子存在的位置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的。
JWST比以前的方法对the Brick的固体一氧化碳含量有了更多的了解,因为以前的技术只寻找,来自气态一氧化碳的指示性排放。
为了观察一氧化碳冰的分布,研究小组使用了来自遥远恒星和热气的强烈背光。这超出了之前的限制,以前只允许测量银河系中心的数百颗恒星,现在团队的分析中,包含了超过10000颗恒星。
研究小组的发现还可能揭示更多关于恒星之间冰的信息。对这种星际冰的研究很重要,因为组成太阳系的分子,很可能曾经是微小尘埃颗粒表面的冰。
对于金斯伯格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些发现只代表了他们对JWST“砖块”的观察结果的一小部分。他们还将在未来的观测中,尝试对漂浮在恒星之间的冰,进行更广泛的调查。
金斯伯格说:“例如,我们不知道一氧化碳、水、二氧化碳和复杂分子的相对含量。通过光谱学,我们可以测量这些,并了解化学在这些云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如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