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拍摄到撒哈拉沙漠一个巨大火山坑中,潜伏着一个怒目而视的“头骨”的图像
(2023-11-12 10:20:03)
撰文:哈里·贝克
美国宇航局分享了一张宇航员照片,照片中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特征,由钠离子、煤渣锥和阴影组成,潜伏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中。(图片: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
为了庆祝这个恐怖的季节,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头骨”照片,照片上的头骨似乎从乍得一个巨大火山坑的中心向太空发光。
2月1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ISS)上拍摄到了这张离奇的照片,当时飞船正经过提贝斯蒂山脉(Tibesti Massif)。提贝斯蒂斯山脉横跨撒哈拉沙漠中心,穿过乍得和利比亚。这张照片于10月31日,由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站发布。
这个头骨形状的特征位于特劳.纳特龙的地面上,也被称为Doon Orei,这是一个3300英尺宽(1000米)的火山口,是数十万年前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留下的。地质压痕位于塔尔索-图赛德以南,这是一个更大的火山地貌,是一座潜在的活层火山的所在地。(特劳.纳特龙在法语中翻译为“天然碳酸钠洞”,而Doon Orei在泰达语中的意思是“大洞”。)
头骨口、鼻和左脸颊的白色是由钠释放出来的,钠是一种由天然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和硫酸钠组成的天然含盐混合物。眼睛和鼻洞区域是火山砾堆——围绕火山口形成的陡峭圆锥形山丘,高出破火山口底部的其他部分。面部左侧较暗的区域是,高的火山口边缘投射的阴影,这有助于使头骨具有独特的形状。
特劳.纳特龙如今贫瘠无生气,但专家认为,直到大约14000年前,它还是一个繁荣的冰川湖。
据地球观测站称,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在坑内钠离子覆盖的地板下,发现了海螺和浮游生物化石。2015年,一支后续探险队发现了可以追溯到12万年前的藻类化石。
根据地球观测站的数据,尽管特劳.纳特龙火山的年龄,至少与干涸湖泊中的化石一样古老,但它实际上是提贝斯蒂地块最年轻的火山特征之一。其周围的火山可能要古老得多。
这不是第一次在太空中发现头骨形状的特征。2016年,飓风马修(一场在加勒比海造成600多人死亡的五级热带风暴)的气象卫星图像捕捉到,漩涡在登陆海地时扮演了一张邪恶的阴影脸,有着明亮的红色眼睛和清晰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