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2P借贷平台市场崩盘风险剧增

(2013-10-23 15:27:28)
标签:

p2p贷款

借贷

诈骗

高利贷

犯罪

分类: 个人随笔

(题外话:如果吴英早熟悉P2P借贷平台的“内中奥秘”,决不至身陷囹圄。

1015日刚上线的网贷平台“福翔创投”开业不到三天,许姓老板便跑路,创下了网贷最短“跑路史”。之前成立不到1个月的网络贷款平台众贷网宣布倒闭。在其之前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多家贷款平台公司先后爆出跑路丑闻。

P2P贷款,也称P2P信贷,英文全称为Peer to Peer,中文官方译为人人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信贷模式,指拥有一定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借贷平台刚出现时,一般仅仅定位于信息发布平台,仅充当贷款中介既不吸储也不放贷,但在后续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监管,很多都难以经受住诱惑,出现越界现象,有的先吸储再放贷甚至还大量设计理财产品;有的实际上借助P2P名义设立无牌照的贷款公司,以公司股东个人身份对外放贷;有的则是借助P2P名义进行融资,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目前P2P贷款平台市场无准入门槛,很多就是以投资咨询公司或者信息网络公司名义存在。由于缺乏监管,P2P贷款平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在疯狂增长,随着平台数量的增多,竞争随之加剧。为吸引借款,多数借贷的利率已经突破了法律 “不得超出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四倍”的规定。本人接触的数起案例显示其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在央行基准利率的10倍以上。其采取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对出借人给予各种变相的“奖励”,对贷款人收取各种的咨询费用、管理费用等等,以此来规避“高利贷”的嫌疑。此种高利贷的泛滥,已经极大的推升了违约风险,贷款人跑路,紧接着借贷平台跑路的事件层出不穷。

    2011 8月底银监会曾经警示过风险。银监会提示的P2P平台风险主要有七种。一是担心民间资金可能通过P2P平台流入限制性行业,如房地产和两高一剩等受调控政策收紧影响的行业;二是可能演变成吸存放贷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非法集资行为;三是业务风险,如技术风险与贷后管理风险,比如恶意欺诈和洗钱等;四是不实宣传,如将银行称为合作伙伴;五是监管职责不清,法律性质不明;六是信用风险高,贷款质量差;七是做房地产二次抵押,为促成交易,还可能故意高估房产价格。

但实际上此风险提示仅仅是发给银行的内部文件,着眼点只是银行系统的资产安全,而不是P2P借贷平台的监管。在监管主体及监管方式等问题上,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达成一致,久拖不决。到今天,P2P贷款平台的规模已经急剧膨胀,银行业想独善其身根本是不可能的。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推测, P2P业务在2012年的累计规模在500-600亿之间。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统计,此种推测实际上相当保守,很多人预计2013年其规模不会低于万亿。

P2P借贷平台如果合规经营,确实可以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或个人的小额融资,但是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其内在的风险根本无法管控,很多会演变成“影子银行”、“地下钱庄”或“高利贷平台”,这不仅不利于P2P借贷平台的自身发展,也将对整个实体经济、金融行业带来极大危害,危及社会稳定。

     对于P2P借贷平台,不应禁止,而要加强规范,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尽快确立行业监管主体,由于其可能涉及具体的金融业务的操作,应当由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管,而非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同时设立金融服务中介行政许可。将投资咨询、借贷平台等服务纳入其中,从事借贷中介服务需要取得相关牌照(或者备案),其业务操作方式及基本业务情况需要定期报送备案。同时需要严厉打击以P2P借贷平台名义从事理财产品、高利贷等业务的非法行为,净化金融市场。



(本博客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雷腾律师事务所观点。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致电:010-88829390,更多信息可查询雷腾律师事务所官网:www.linktocn.com,关注雷腾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及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