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台灣》只能被放棄的台灣學校
(2012-07-27 13:49: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前兩個月裡,接連有幾個老朋友向我問起,要不要選擇去台灣念研 究所。這才發現以前只當是新聞、並未切身考慮的「陸生」話題,原 來已經如此近地來到了我身邊。而當它這麼具體地放在我們眼前的時 候,躊躇遠遠超出當初申請時一片興奮的想像。
我的這幾位朋友都不只申請了台灣的研究所,他們或者把台灣作為 歐美大學的備案,或者因為自己一向對對岸有著濃厚的興趣,或者曾 參加某項活動短暫地到過台灣,於是遞交了申請,結果最後都面臨著 在美國高校或大陸本土高校與台灣的大學之間進行選擇。
如果是美英與台灣,選擇還不算太難。因為無論怎麼喜歡台灣,西 方教育的聲譽、文化的差異性,對這些想要出外闖蕩一番的孩子而言 更有號召力。最糾結的,往往是要在大陸名校和台灣名校之間做決定 。能夠同時拿到幾份入學許可,說明了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於是在這 關乎前途的抉擇中,他們自然會仔細掂量。
因為我是研究生階段到台大交換,所以在他們看來,有兩岸學習經 驗的我是個適合的諮詢人選。不過,這責任重大,讀學位畢竟不同於 交換生,況且各人背景想法不同,所以我也只能提供我的一些看法和 角度,跟他們討論而已。只是也許出乎有些朋友的意料,在他們看來 那麼「愛台灣」的我說,「如果是我」,可能我會很艱難很不捨,但 最終選擇大陸學校。
從學術科研的角度來看,兩岸名校其實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去台 灣的好處是,在校園和社會層面開闊視野、一圓素來對寶島的好奇和 念想、讓自己的青春更有「闖蕩折騰」的記憶;但這一切都是在情感 層面,說回茶米油鹽,台灣限制陸生的獎學金,也不可以兼職,而大 台北的生活費相當高,家庭就要有相當的經濟能力來支持。更重要的 是,未來你不可以留在台灣工作,於是你要嘛繼續去歐美念書,要嘛 回大陸。好朋友和青春記憶可以留在台灣,但是飯碗在海峽的那一端 嗎?
我的這幾位朋友基本都拿到大陸學校的碩博連讀,而台灣名校發給 的則是碩士班入學許可,所以如果選擇台灣,碩士畢業後將必然地面 臨未來怎麼走的問題。所以我說也許我想的很不浪漫,也許這一切在 你看來都比不上對寶島風土人情的情結和摯愛,但既然你問我,我只 能坦白地告訴你,我真的很喜歡我在台灣的生活和朋友,但假如是我 ,一個普通家庭、會有現實考量的女生,我會把那張台灣的入學許可 ,放進記憶的盒子裡。台灣很好,但陸生去那裡念一張碩士文憑,我 個人覺得,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我的朋友們很艱難地過了好長一段選擇的日子,6月底前,我在「 人人網」上陸陸續續看到,他們有的低沉、有的失落地宣告,寶島, 暫時還是夢中的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