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書》文明城市應包容流浪漢

(2012-07-11 16:1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论

《投書》文明城市應包容流浪漢  

2012/07/11 | 閔良臣

 

我相信,一個人,但凡還有點同情心或一絲善良,當看到廣州天橋 下面那鋪排著的水泥錐圖片,並且知道這是為了對付和驅趕流浪漢的 ,心裡都一定不是滋味,這一點,從互聯網上一些「有爭議」的發言 中也不難得到證明。

城市建設天橋,當然是為了方便廣大市民,絕非為了乞討者為了流 浪漢。這一點,這類弱勢群體心知肚明,也從來不奢望政府會為他們 著想;再說句情何以堪的話,城市不找他們的麻煩,這些可憐的流浪 漢們就千恩萬謝了。可現在就因為建了天橋後,客觀上留下一塊對流 浪漢而言多少可以遮風避雨之處,有些人就老不大高興,就仿佛下了 不把流浪漢徹底趕出城市絕不罷休的決心。這實在太可怕也太殘忍了 。

當然,那些「不高興者」似乎也有理由,且還冠冕堂皇,這就是流 浪漢有損城市形象。可就因為他們有損城市形象,就要置他們的生存 和生活於不顧嗎?對城市而言,當然是形象重要,可對流浪漢來說, 沒有什麼比他們能生存下去更重要了。

一座城市可以很古老,也可以給人有陳舊甚至有些許破敗感,但絕 不能讓人們認為這座城市「無情無義」。試想,一座城市十分討厭乃 至蔑視弱勢群體,甚至不惜弄出一些惡毒的舉措,讓某類弱視群體徹 底離開這座城市,這座城市還有什麼溫情可言?小悅悅事件後我們曾 做過反思,現在看來不用了,「根子」就在一些「不高興者」那裡。 試想,一座城市,如果政府官員首先就沒有同情心,還怎麼指望、要 求普通市民善良、真誠,富有同情心呢?又如何能避免出現「小悅悅 」這種慘痛的事件呢?

筆者曾讀到過一篇譯文,題為《貧困是對人權的侵犯:論脫貧的權 利》,作者認為,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即使資源匱乏,也能避免 貧困。又說,「一個社會有窮人存在,這可被看作是收入不公或沒有 第二條公正原則支援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後果。」還說,「許多統計表 明,腐敗、行政低效、司法瀆職和有法不依,都與不平等一樣,是導 致窮人境況停滯不前甚至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這類惡行不被稱 作侵權的話,就是對窮人的不公。」

對於流浪漢,我們不是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反而如同驅趕異類 一樣驅趕他們。一座失去對流浪漢包容的城市,還稱得上是文明嗎?

(作者為大陸媒體評論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