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蘇謝合作 敲不開民共對話之窗

(2012-06-14 16:1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家
2012/06/14 | 王崑義


蘇貞昌接任民進黨主席以後,外傳在蘇謝合作下,將由謝長廷出任處理中國政策的問題。畢竟,在大家的認知裡,想要整合民進黨內中國政策的意見,一定會受到委屈,尤其是擔任整合工作的人,更要在身段上比較柔軟、包容。


黨內共識未建立


當然,謝長廷在身段上的柔軟與包容,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大陸方面所在意的不見得是要看謝長廷的身段如何,而是想聽黨主席蘇貞昌對兩岸政策的表述如何,如果黨主席的表述還是堅持獨立的立場,無法接受「九二共識」,相信謝長廷的身段再怎麼柔軟,他想要打破民、共長期的封閉性,恐怕還是會找不到著力點。


就以蘇貞昌先前的幾次表述來看,他在黨主席就職演說中,完全不提兩岸政策的問題,如果把它看成蘇貞昌對兩岸議題不認真,所以提不出一個未來取向的願景,那未免太小看蘇貞昌背後幕僚群的能耐;如果把它看成蘇貞昌還未有一個符合民進黨內共識的大陸政策,所以不願把話說死,那還情有可原。


但是,從他接見由波頓率領美國企業研究院(AEI)訪問團時所說的話來看,想看蘇貞昌能夠超越自己的可能性,恐怕是不存在的。蘇貞昌對AEI訪問團的表述是,外界對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相當注意,他認為「立場上長期堅持是對的,但是態度上與方法上可以與時俱進。」


蘇貞昌所謂的長期立場,指的是「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現狀變更都要經由公民投票」,這是民進黨長期堅持的立場,他希望能在這個立場上,對大陸的「態度與方法與時俱進」。


既然立場上是民進黨長期堅持的「台灣獨立」,那還有什麼「態度與方法」能取得大陸的信任,進而願意與民進黨進行對話呢?相信兩岸的涉台研究者,也不可能幫他找出方法來。


事實上,民進黨在長期堅持的立場不變之下,從2000年陳水扁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說所提出的「四不一沒有」,到蔡英文在今年競選總統時所提出的「台灣共識」,這長達12年期間,民進黨所提出的方法不可謂不多,而在態度上,也像四川的「變臉」一樣,隨時都可以變。


但大陸從頭至尾只有一個立場,就是堅持「九二共識」。能接受,什麼都可以談;不能接受,什麼都不可以談,所以在民進黨無法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民、共想要展開對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身段柔軟非重點


同樣的,如果從謝長廷的角色來看,過去謝長廷雖然提出過「一國兩市」、「憲法一中」,在參與民進黨總統初選前,他還提出一個「重疊共識」,這麼多的名詞看似離「九二共識」不遠,但是謝長廷提出這些名詞時,民進黨的權力都不是操之在他,使得謝長廷的名詞,只能當成畫餅充飢,沒有實質的效用。


如果謝長廷真的能出掌「中國事務委員會」,民進黨的權力也非操之在他的手上,沒有權力就沒有話語權,所以相信大陸想要聽的不是謝長廷在說什麼,而是蘇貞昌在說什麼。


蘇貞昌既然在就職演說中不提兩岸政策的方向,對波頓訪問團說的也還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那麼相信謝長廷身段再怎麼柔軟、包容,也無法超越蘇貞昌去打開跟大陸對話的窗口。


何況,過去4年來民進黨既反對馬英九政府跟大陸進行政治談判,也無法接受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這跟大陸的認知差距越來越遠。


從以上各種面向來思考,民進黨想在蘇謝合作下打開與大陸對話的窗口,除了一個「難」字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詞彙可以形容了。


(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