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書》馬英九困境的根源

(2012-05-31 10:03: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擂台
2012/05/31 |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


蘇起在日前一項公開演講中,談到馬英九總統的領導失能與治理失序,以「祇見事務官僚,不見鐵桿政務官」為辯解,精準道盡今天政府機器運轉上的重大缺陷問題,也是社會上一片紛繁批馬反馬景象的關鍵。


然則,更深一層檢視「馬英九困境」的肇致因素,應當更要歸咎更加深層的兩個變數;一是馬英九的主帥風格;一是政府組織制度的機構僵固。


馬英九的主帥性格,本質上一向固守於事務官格局,犯了彼得原理最嚴重的無法蛻脫向上的絕症;所以打從第一任期伊始,就守不住退居第二線的門檻,對閣揆甚至部會首長不能充分信賴與授權,甚至會作出直接指揮科長的庶務作業。定制化下鄉home stay之後,尤其更把自己做成為「科長總統」或「村長總統」,在這種高度事務官傾向的主帥手下,哪有可能產生出政務官來?


其實,在多少先進國家的執政者經驗中,凡有傑出卓越的政務官,無一不是培養出來的,天下沒有任何一位政務官會是「麗質天生」而來。


馬英九第一任由劉兆玄擔任閣揆時期,似乎乍現「國之大臣」的良性發展曙光,當時的確也看到幾位部會首長的政務官風範與格局。其最重要關鍵在於,治國團隊必須有充分共識的國家願景,在內閣有一致的理念和目下標,才燦然大有可為。


總統充分授權閣揆,由閣揆總綰執政團隊的成敗責任,各部會首長亦能完全循守於閣揆的授權,負起每一部會職能之成敗,則總統當然是全民的總統、國家的總統,使治大國如烹小鮮,必不致有如今天之疲累不堪、上下違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