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大陸》大陸百貨公司低折扣行銷術
(2012-05-17 10:55: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2/05/17 | 越智/台北市
上一次在台灣買到2折或者3折以下的商品,大概是多久以前?是在一場百貨公司的跳樓大拍賣裡,還是店家即將關門前的出清活動?
在台北,各大百貨公司的周年慶,若是能夠打到7.5折、5.9折,或者是福袋、摸彩、組合包、「買5000送500」之類的活動,就足以激起不少人寧可翹班,也要到百貨公司門口排隊搶購,就怕錯過了這個難得折扣的機會,要再等半年到一年。然而。自兩年前我開始常跑北京後,偶然發現,在北京的百貨公司裡,經常出現5折,甚至是3折以下的折扣。而更令人感到詭異的,就是即便這些店家已經打了這麼低的折扣,也沒有看到台灣百貨公司周年慶大排場龍、吸引各路消費大軍跑來搶購的情況。
第二個令我意外的現象,是反映在大陸圖書的價格上。因為物價的差異,台灣的書籍定價比大陸貴上許多不說,若是在台北的書店、即便加上各類會員、優惠、績點之後,新書的價格若是打到定價的7折以下,就已經算是謝天謝地、有大賺一筆的心情了。但在北京,如果你有足夠的消息來源的話,買到打4、5折的新書,可說是一點也不稀奇。
一開始,我對兩岸這個巨大的差異現象感到不可思議。幾經推敲之後發現,大陸的不少商家似乎習慣以「訂出一個不合理的高價、再打極低折扣」的方式進行銷售。在我請教一些大陸朋友之後發現:在北京和一些主要城市,這種2、3折之類的商品折扣,可以說是年年出現。只要有心,絕對可以用划算的價格,買回商品。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新到的外地人來說,習慣了台灣標準定價、少有低價折扣的消費者,發現不少店家原來「另有折扣價格」時,總是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給人一種很不好的觀感。
最近幾年來,大陸一線城市的物價快速上漲,但不少中下層民眾的收入並沒有趕上物價。而為了應對城市高物價的時代,大陸商家紛紛想出種種的折扣和優惠的方式。如此一來,一方面能吸引到消費能力比較低的年輕族群、學生族群,二方面,也可以藉由賺到一些不懂「門路」的外地散客,或者是不在意此類價格差異的上層人士。而且,這個現象在大陸的主要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並非一兩家店家獨特的「行銷創意」。
每當我發現超低折扣時,總會感到特別興奮,心想「又賺到」了。但不免替其他不曉得此一訊息的人感到擔憂。乍看之下店家與消費者是各取所需,然而,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信任感,卻無法建立。長期來看也有礙消費行為的正常化,且在交易過程中,要不斷地搜尋訊息,反而提高消費的「交易成本」。實在是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