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應如何寫就職演說》開展全民認同的國家格局
(2012-05-17 10:33: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论 |
2012/05/17 | 虞義輝/銘傳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馬總統在520就職演說首先應對他在勝選後所說的「歷史評價與典範」對人民做一交代。政治領袖要做的是:如何透過高瞻遠矚的眼光、觀察歷史的走向、掌握時代的脈動,展現魄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帶領人民走向民主、自由、繁榮的康莊大道,歷史自會將他記載,給予評價。
今年2月8日國民黨中常會時,馬總統再次強調簽訂「和平協議」,一定要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下才有可能推動;到透過吳伯雄先生拋出的「一國兩區」論,可以看出總統的確有心在兩岸議題上有所作為。但馬政府要如何在今天台灣民意高漲的環境,擺脫藍綠的糾纏,建構一個全民認同、朝野接受的「論述」與國家前進的方向,不怕背負著「賣台」的罪名,的確困難重重。但身為國家領導人,不能推諉,也責無旁貸,必須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做出抉擇,而非瞻前顧後,看風轉向,這才是馬總統就職演說該有的心態與作為。
經國先生當年的話,言猶在耳,「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台灣人民都知道兩岸的和平發展與良性互動是一條必然的道路,這無關統獨,但如何讓這個雙贏的環境制度化,的確刻不容緩。
今天台灣人民再一次給了馬英九機會,馬總統也再一次站在兩岸歷史的制高點,在沒有連任壓力下,他要為兩岸的中國人留下什麼歷史的評價?要為台灣人民留下什麼典範?正考驗總統的決心、魄力與治國能力。
后一篇:《投書》繳費到老死

加载中…